远房一个表叔娶了个越南女孩,严格来说,是买了一个越南女孩。
表叔家在当时来说算比较穷的了,倾尽财力靠己之力建了套简单的房子。女孩买回来也还算安分,次年便生了个女儿,本以为一朝一夕不问未来的日子会如门前蜿蜒的河水一样流到岁月尽头......
表叔被疯狗咬伤未及时就医而身亡的噩耗传来时,除了为这家不幸的人深感哀痛外也无能为力。而女孩肚子里还有着三个月的身孕,为了还有传宗接代的希望所有人都说要生下这个孩子,第二个孩子的出世更是让都是老弱妇孺的家庭雪上加霜,又是个女孩。
别人的接济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经过商议越南女孩来到我的餐馆里洗碗补贴家用。第一眼见她我就断定这个面色枯黄身材干瘦的“小婶婶”年龄比我都要小。因为她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我们都叫她小妹。她会简单的说我们家乡的语言,会使用钱,她笑得时候会腼腆用手挡住那一口腐蚀得快掉光的黑牙,我想她有对美的认知。
日子久了,她也渐渐放下戒备,她关注她的牙齿比想念自己孩子的时间都多。
我问她:“你想你的孩子吗”?
她说:“一点点”
她生平第一次拿到一百块钱时很激动,她受店里阿姨影响说要攒钱去补牙齿,我们都说你应该先攒钱给孩子读书。她最后还是去补了牙齿,补了牙齿回来笑得像个少女。对,是少女,才觉得她也是少女。
她告诉我表叔对她很好,会给她钱用,她回忆他们在一起时我看不到悲伤的表情,像个不懂人情世故不明生死为何物还未长大的小女孩。我问她:“你不知道自己多少岁吗?
她讪笑着说不知道。
我问:"难道以前在你自己的国家没有上过学吗?”
“没有”她依然笑得很腼腆。
大家说她是越南的完全是猜测,也许是云南边境的,也许是老挝的,她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问她怎么来的她不肯说。我想到一个法子-----在电脑上搜索周边国家用的货币。我让她找找有没有认识的钱,果然她在花花绿绿的图片里看到越南币很兴奋,她说:“你怎么会有我们家里那种钱?”
我跟她解释电脑的用途,我说:“你想回家吗?我或许可以帮助你回家。”
她摇头。
我问:“你就不想你的爸爸妈妈吗?你能告诉我你家里还有些什么人吗?”
她迟疑了下说:“我们家很穷的,没有这样的米饭和肉吃,有玉米吃就很好了,我们那里很多女孩子生下来就会被送给别人,男孩子不会,我爸爸对我很好啦,我跟我哥哥弟弟一起玩,我们那里每个人都会喝酒的。”
她是很喜欢喝酒,我疑惑:“那你怎么不想回家呢?你不想你的爸爸吗”?
“我们家那边等女孩子长大一点点,家里没有吃的时候就会把她卖掉。我不想回去,我觉得这里很好,你们对我都好。”她说这些时带着笨拙的笑,掩饰不了她心里的失落。我总算知道了她为什么对自己的孩子那样淡漠。
原来一切都有追溯。不幸的种子从她还未出生就埋下了。我唏嘘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国度,却也没有更有觉悟有建树的思考。
她非常需要安全感,除了钱,她还非常想找个男人。我有意想教她认字,希望她有一天对人世的真善丑恶有自己的认知,但是她除了想要男人别的都不感兴趣。我知道她的心智还没成熟,她只是过早尝到了她认为的甜头而在我们看来是苦涩,是深深的惋惜。
无论我怎么引导她都改变不了她的思维,其实不怪她,从儿童时期直接跳跃到为人妇,中间那段从儿童过渡到青春从青春过渡到人妻都是空白的,导致她除了有基本的分辨对错的能力外,其他关于品格人情思维的认知完全没有开发。有点像傻子却又不完全是。
我其实是想帮助她哪怕不回越南了,至少以后离开我这里她也能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立足,她这样依附男人的思想会害了她,我怕她以后对中国的失望会和对越南一样,已经颠沛流离了这么久,是要安定了。我甚至还天真的想,若是我能改造她,是不是有一天她能回到越南帮助那些同意苦难的小女孩......
慢慢的她开始对这样的生活失去耐心了,她开始有小脾气了,因为我们不帮她找个男人。妈妈觉得这样下去说不定她就跟哪个男人跑了,到时候怎么交差!但是她坚持不肯回家,最后她去了 另一个亲戚的工地那里。
她没安分多久,就跟一个周边的小贩子对上眼了,亲戚怕担不起责任强行把她送回去了。如果她真的跟了别人家里两个孩子以后谁抚养?
结果还没一个星期,就听说她跑了 ,而且后来被证实是来到了我所在的城市。我们不得不佩服她是怎么穿山越省的。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也多年不见她,虽然知道她离我也就三十公里,对于她我心有余而力不足,索性把头埋进沙子。
近来听说她又生了三个孩子,而且那个男人对她不好,长期殴打她,想逃又逃不了,就算逃出来了能去哪里.......
她是肯定不会去思考命运这回事的,我也敢肯定她的脑子还是毫无长进。如果当初表叔没死,她这一生也算圆满了。如果我当初会点心理学帮助她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是不是人生也还勉强过得去?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无能为力的人和事,我们的规劝起不到任何作用,一切都是有源头的,如果摸不到源头一切都是白费心机,甚至吃力不讨好。
有句话叫做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你对着装睡的人痛心疾首,对方不但不领情也许还在心里骂你傻缺。我知道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改变,我苦口婆心不但换不到赞许有加,还可能换来鄙视。那些读书的人依旧在自己的世界里一日千里,那些不读书不思考的 人依旧在麻将桌上乐此不疲。因为他们的很多观念在小时候就已打下基础,已经很难再撼动。
所以不管你读什么书,只要是阅读,都是一种好的习惯,阅读是一种改变自己的有效途径,书看多了自然会对自己有要求,你的观念可能会被推倒重新洗牌,当你有了更开阔的眼界,就会有更高的追求,你人生才有可能不呈槁木死灰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