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上研究生,我才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绩与个人的素质是不成正比的。今早在三联周刊上面看到了一则新闻,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够平复。它是说一个女儿以给母亲按摩为借口,把母亲从背后勒死。这个女儿特别优秀,她在外人眼中是一个成绩好、开朗、才艺多的女生,钢琴都过了十级。
母亲写给女儿的诗:
看完这个新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够平复。不禁又陷入了沉思,去思考到底什么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这个问题我已经思索很多年了,从高中开始。还记得初中时候的我成绩还算是挺好的,每个学期的三好学生我都能够拿到。由于小学时候,我经常因为淘气不被老师重视,所以初中成为了我觉得很荣耀的时期。到高中,逐渐住校了,我的一个个人的习性和奇怪的逻辑就显现出来了。其实这个逻辑也是潜移默化形成的,即成绩好就是一切。我作为一个成绩好的学生,我就可以骄傲的走在校园里面;我作为一个成绩好的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受到老师的青睐;我作为一个成绩好的学生,我可以看低比我成绩差的同学,我会觉得他们特别笨,怎么就是学不会。眼高于顶的我,在高中虽然收获了好成绩,但是那些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等不知道为什么与我无关了。每年的评奖之后,我从来没有听到我的名字,当时我还在奇怪,为什么我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老师却不给我一个奖状。那时的我,开始对优秀的同学有一些怨恨,对老师有意见。
高考成绩一般,没有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去了一所省属一本类大学。上了大学,见识的多了,才开始渐渐去思考一个家长和学校都很少提及的一个问题,如何建立自己的心灵品质。由于以前固有思想的束缚,一直对学历有种莫名的崇拜感(这个一直持续到研究生,被我一个好朋友多次提醒这个点,朋友告诉我需要平等看待)。当时觉得,学历好,学习好,这个人就一定好。但是现实却是痛打我的小胖脸。我渐渐发现,学习不能够代表一个人的一切,尤其是品质。当我看到,某个高校的老师或者是教授做出了社会谴责的事情时,我会想为什么他们接受这么多年的教育,却不能够去做一个真正的人;当我听说,附近学校的学生,因为研毕事项以及与导师的纠缠,从楼上跳下来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之后,我就会思考,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被教育过去珍爱生命,感恩生活;当我看到如今这种女儿杀母案之后,又不禁感觉到悲伤,为什么家长和老师只是去强调成绩,一味追求好的学校,而不去教育孩子一个简单的道理,生而为人,要学会感恩。
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就想起了母亲说的话,你们这一代人,生活中太缺乏感恩的心了。母亲是一个愿意学习,愿意成长的人。以前的她和父亲,总是觉得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善良,这些做到了,应该就没有什么了。后来,她逐渐自学了心理学的知识,又学习了传统文化的知识,她明白了教育一个孩子的关键是这个孩子的心灵品质要上得去,其他的都是副产品。我还记得曾经,为了培养我的付出意识,她让我去给社区打扫楼道,她陪我去捡垃圾,她觉得这样能够给大家制造一个干净温馨的氛围;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她建议我去“自然恩典”的青少年夏令营做义工,建议我去姥姥家帮忙收油菜,收麦子,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为别人付出的快乐,以及种粮食的艰辛。我记得当时顶着太阳,站了大半上午,一直不停的重复着动作,收割油菜,拔蚕豆的时候,我切切实实明白了什么叫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说来也惭愧。一首我背了多年的诗,可能从小学就背诵了,但是直到研究生时候才真正切身体会到并明白这首诗的含义。但是也很幸运,我这辈子提早明白了;最近母亲热衷于,自己拿自家的袋子购物,她说目前地球污染这么厉害,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少制造一点污染,我们少用一个塑料袋子,就能够少一份污染,以前的我总觉得她这么说是很空洞的,是在作秀,但是当我真的看到她身体力行的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实践的时候,我明白了,她不止是说说。
发生的这一系列事情让我明白了什么才叫做爱,什么叫做付出,什么叫做感恩,让我明白了对一个人来说,成绩可能是重要,但是它对一个人来说,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因为我们生而为人,学会感恩,爱这个世界,乐于助人等等,这些感觉会比成绩重要很多。所以,对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家长教育小孩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这一路走过来的思考告诉我莫过于感恩了。生活中多些感恩,幸福感可能就会多一些。
今天,你向父母表达你的感恩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