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复盘力训练营第三阶课堂问题)听到小乐老师提出的“什么是爱情的底线”这个问题,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忠诚啊!转念一想,不对,貌似婚姻的底线才是忠诚。婚前的一纸契约就像甲方乙方的合同,婚礼上的海誓山盟就像巫婆施法的魔咒,让我们在婚姻上不敢越雷池一步,但是,爱情,似乎没有底线。
在爱情中,至少说过的话没有底线。因为每一句话誓言都可以理解为,大脑或下半身在环境的驱动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写的投名状,他们最多只是虚假的情话,真实的谎言。
其次,在爱情中,背叛没有底线。肉体和感情出轨都不构成犯罪,甚至都不会受到太多道德的谴责——因为尊重选择,崇尚自由,是大家的一种权利。
这可能是一个残酷的话题。说的太多,可能会打击一大片,甚至也暴露了自己的阴暗面——但这又是个不争的事实。
看国内的《天仙配》、《牛郎织女》、《梁祝》,《柳堡的故事》,我们感动于他们爱情故事的凄美和忠贞,而在最近课堂上呈现的诺贝尔文学奖《寂静的别墅》、《春潮》、《苹果树》这些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让我们对爱情的理解走向了反面。是因为国外没有真正的爱情吗?还是中国传统的故事过于追求浪漫和精神的崇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我只想说,人性使然。
人首先是动物,才是人。我们选择配偶的标准,从来没有变过——或者是权利和财富,他们可以给我们带来稳定和安逸;或者是美貌和健康,他们可以让我们后代的基因更优秀。基于这种前提下,再去寻找情感的共鸣和心灵的慰寄。但是,谁都知道,为自己的择偶条件多设立一个门槛,就是给自己的目标达成带来不确定性。况且,在物价贬值的今天,自己也在不断贬值。
十多年前,我就有一句箴言:寻找一个爱你并且你爱的人,就像中六合彩一样难。现在想来也不无道理,如果双方相爱,再加上能遇见、门当户对、年龄相仿、情投意合、你未婚我未嫁……那就真的像大海捞针了。
我也总安慰身边找不到对象的朋友:这个世界上,一定会有一个适合你的人在未来的某一站等着你。你或他身上,有一种别人都无法接受的缺点。而这个缺点却恰恰被你或他认为是优点,这就是天造地设的前提——对于相信缘分的人,一定会认同我的话。
而现在我想说,可能,随便在一个你认可的群体里,比如在今今乐道读书会,拉一个和你年龄相仿的异性,就能成就一段婚姻,甚至不用考虑这个人是否婚配,是否有家庭——当然,这要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维度上来看。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可以传为佳话,只有一个原因——爱情的欠缺。在中国传统婚姻中,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有什么爱情可言,但是,这种传统对中国文明的传承似乎没有什么影响,影响的只是我们心中蠢蠢欲动的“妄念”。
为什么现在自由恋爱的时代,仍然没有爱情呢?因为我们真的缺少“佳话”,缺少像小乐老师这种传递信仰的人,去改变我这样的人的固化的思维。当下的人们确实都生活在现实里,物欲中,《雄狮和宝石》中的非洲的老酋长,比穷书生要靠谱的多。
爱情就像阳气之精,每个人都相信,但过来人都认为它像中医一样是“伪科学”。爱情既然都不存在,底线更无从谈起了。
年轻的时候我们相信爱情,是因为我们对未来有憧憬;年纪大了,我们也会相信这个世界存在爱情,因为我们对自己有信仰。越不存在的东西,越被别人否定的东西,我们越要去“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心态去探究,去证伪,这才是复盘的意义。
也许,我说的太极端了,我确实非常鄙视我这种想法。回到《黄帝内经》,一个人对爱情没有底线,那就是一种虚邪贼风,入侵我们本以薄弱的情感世界。他已经影响了我和身边很多人的经络血脉,但我不希望它能影响下一代。老子的“虚其心、弱气志”,但不能弱化对人类最美好的事物——爱情向往的那份心志。
套用一句联想的广告语:人类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人类没有了爱情,生命将会怎样?谁去和我们携手看灿烂的星空,谁和我们挽手在田间抓泥,我们生命中有多少美好的回忆都是因为爱情,有多少艺术品展现的是相信爱情的力量。
中国人都缺少信仰,如果非要有一种信仰,那么建议你信仰爱情。
有的时候,你即使看得透,也未必能想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