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为什么总是半途而废?

1

写作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构思好一个选题,一场头脑风暴刮过去,罗列出取之不竭的素材,一鼓作气写到一半, 忽然就写不下去了。

原因经常有这些:

1、写出来的东西,跟理想差距太大。

2、写着写着又冒出来一个新的立意,忽然迷失了,不知道到底要写哪个。

3、彻底无感了。头脑冷却下来后,丧失了当初的灵感。

这是怎么回事?

请教了很多朋友,答案倒是出奇的一致:

结构没搭好。

那该怎么办呢?

建议写文章前先列提纲,做好文章的顶层设计。

2

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

因为刚开始写作时,思维并不成型,没有经过刻意训练,就像一盘散沙,很难聚沙成塔。

加之很多人迷信,好文章应该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磕磕绊绊写文章很有挫败感。于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这种信马由缰的写作,直接导致思维断片,让你退出写作的心流,对当初灵感爆棚的选题彻底冷淡无感。

这种情况多了,沮丧感就来了,写一篇完整的文章变得很困难。

即使再勉强写下去,也是差强人意,经不住自己的拷问。

3

最终还是要回到起点,去重新布局谋篇。

学会列提纲,是每个写手都绕不过去的坎,尤其是新手。

列提纲的过程,实际上是整理思路的过程。

没写好,是因为没想好。写作是思维的显影,写得不理想,是因为思考不完善,思维链条还存在缺失。

爱因斯坦说:

如果我有一个小时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会花55分钟去思考问题本身,五分钟去思考解决方案。

有位老师也说过,他一般花1-2天去构思一篇文章,花3个小时写出这篇文章。

也就是说,写作只是输出工具而已,而思考的比重至少占90%以上。

列提纲本身,就是在搭建思维框架,留待用文字去填充。

4

怎样列提纲?

我见过的最好的答案是:

一词一定义,一句一重点,一段一主题。

从大到小,依次把主题、重点、定义列出来,提纲大致就完成了。

有人把“一句话总结”称为文章上手式,但其实也是经典。

因为最简单的,也是最无敌的,练成绝非一日之功。

所以,列提纲,最能体现一个写手的功底。

5

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脉络清晰的文章很受欢迎。

这种文章的标志,往往是每一节都有一个小标题。

标题即提纲,也是文章的路标,它引领读者深入走下去,把阅读和理解成本降到最低。

列提纲是双赢的:作者思路清晰,读者毫不费力。

有人说,好文章,就是一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舞。

而提纲挈领,就是重要的伴奏,伴奏混乱,或者戛然而止,舞蹈立马失色。

也许,这就是写不下去的重要原因。

所以,从今天开始,好好练习列提纲这项基本功吧。


冰雪溪,用文字认识自己,用文字与你相遇。公众号@冰雪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