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小王子》,是在高二的时候,那个时候还什么都不懂,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真正认真读《小王子》,是在大一的时候,好像是我在财大图书馆读的第一本书,摘记密密麻麻的抄了三页,给好朋友寄明信片,写的全是《小王子》里面的句子,也似乎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心里住了一个小王子,住了一段小王子的爱情。
时隔两年,今天和偲瑶姐姐一起去看了电影版的《小王子》,看的时候总觉得没拍出自己心中的那个小王子,后来想着想着,越来越觉得还是还原了心中的小王子的,心理落差不过是后知后觉当时没看懂吧,所以想明白了之后才觉得心里全是满满的美好与感动。
听说《小王子》的作者安托瓦尼.德.圣埃克.苏佩里(ps:绝对是除了JK罗琳外记得最清楚的一个作者)本人就是一个飞行员,电影里用一个飞行员的角色展开对《小王子》的叙述应该首先是对作者的一种致敬吧。另一个层面,我觉得电影中,玫瑰是小王子的玫瑰,小王子是飞行员的小王子,而飞行员是小女孩的小王子。而对于我们来说,玫瑰花是小王子的玫瑰花,小王子是安托瓦尼的小王子,安托瓦尼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个小王子。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只是他们很少有人还记得这一点)。飞行员说,最重要的不在于长大,而在于遗忘。小王子的美好与单纯在飞行员的脑海里铭记了一生,而就如飞行员所说,最重要的不在于长大,而在于遗忘。这种铭记让飞行员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让他的内心始终住着一个善良单纯的小王子,无关于年岁的增长。这种善良与单纯却是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的,没有人愿意做飞行员的邻居,没有人愿意听他的故事,每一个人都觉得飞行员是个怪物,因为在大人的世界中拒绝长大本身就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就像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长久以来形成的价值观一样,我们终究不能幼稚的活着,不能拒绝长大,不能“ruin our life”;就像电影中的城市,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楼都方方正正的,就像一个巨大的钢铁迷宫,灰色的格调,严肃的没有一丝情感。
安托瓦尼在《小王子》里写,“这样在我生命的旅途中,我就大量接触到很多严肃的人,长久生活在大人中间,近距离观察他们,可我的想法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大人们就喜欢数字。” 作为电影中的大人,小女孩的爸爸和妈妈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了工作与计划,甚至,妈妈将女儿的人生规划到了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爸爸则除了生日的那一天,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爸爸,从不曾看到女儿的眼泪,因为太过严肃太过理性,感情不过只是影响效率的因素。但是正如《小王子》中所说的,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当妈妈愿意耐心听自己女儿讲话的时候,终于开始关心自己女儿内心真正的想法的时候,似乎妈妈记起了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放弃了为女儿规划一个所谓成功的人生。
在沙漠里,小王子对蛇说,为什么这里没有人呢,没有人多么的孤单?蛇说,人太多反而才会觉得孤单,你知道忘记一个朋友是令人伤心的,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朋友。就像飞行员只有小王子一个朋友,小女孩只有飞行员一个朋友。当飞行员要离开的时候,小女孩失望的说,我最后悔的就是认识了你,因为你,我荒废了自己一个暑假,还要听你讲这样一个荒唐的故事,小女孩哭着撕掉了所有的星星。因为当一个人拥有一个朋友时把自己所有的信任与爱都给了他,而在被告知从来都不曾被重视,在对方的心里,自己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的一瞬间,内心总是会充满了无助与失望。而且小孩子的友情总是最真挚而纯粹的,没有复杂的利益关系,也不会因为害怕失望而不再对谁满怀期待。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朋友,所以忘记一个朋友是一件太过伤心的事情。
后来小女孩的生活回归了原本的面目,小女孩每天读书按着自己的人生轨迹没有一点误差的生活着,并不快乐,因为就像一个机器一样。假期一点点过去直到开学前一天,飞行员失火住院了,意识到即将失去飞行员的小女孩才明白了友情的意义,也明白了同样失去小王子的飞行员为什么总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看着星空,看着日落。插一句,一直超级喜欢原著中的一句话“one loved the sunset , when he is so sad."中文被译成了”当一个人满心忧伤的时候,就会眷恋一次又一次的落日......"而我们在生活中的体会是当一个人满心怀念一个故人,一段曾经的岁月时,就会眷恋他曾经的习惯与动作。所以我觉得导演安排飞行员带小女孩看日落,看星空,包括最后小女孩带自己的妈妈看日落,看星空的情节,可能是为了诠释这种对于友情的理解,对朋友的思念与眷恋。内心不觉一阵温暖而又柔软的感伤......
于是小女孩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为了帮助自己的朋友完成愿望,小女孩决定把小王子找回来。就像一切电影情节该有的一样,怎么都发动不成功的飞机,突然发动成功了,而且飞行员之前的一切小情趣的设计包括音响包括地毯包括各种装备都按照计划进行的perfect。小女孩终于找到小王子,在一个没有孩子的国度里,一切都是冰冷而没有色彩的(当然人物的处理秉承了法国动画片一贯的风格),大人们像机器一样工作着,“大人们自己什么也不懂,总是要孩子们给他们没完没了的解释,真费劲。”但更加现实的情况是“大人们就喜欢数字”他们甚至根本不会听孩子的解释,于是小女孩只能在人群里像一只小老鼠一样躲躲闪闪。
当小女孩终于找到小王子的时候,小王子已经变了,小王子长大了,他终于也被培养成了一个机器,只会工作,对闹钟神经敏感的的清洁工。像所有大人一样,小王子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忘记了曾经的一切,忘记了飞行员。这个地方是导演改编了的,第一次看的时候,作为一个有先入为主癖的人,我表示真的超级不能介绍,我觉得这样的情节毁了我心中的那个小王子。现在想想,艺术的本质一定是来源于生活的,而且要高于生活。这种处理其实很符合现实,私觉导演应该是想要暗示小王子对于这个社会,力量终究是薄弱的,就像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有太多生不由己的事情,就像小王子的星空、小王子的生存权利被商人剥夺,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商人对小王子说,我给了你37次工作,你被解雇了36次,这将是最后一次。这就暗示小王子一定曾经为自己发声过,为自己坚持过,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终究打垮了他,不得不把内心的勇气和不甘封存了起来。现实生活中的我们终究都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可是小王子是幸运的,有一个小女孩向他伸出了手,让小王子的勇气有了爆发出来的点,小女孩让他想起了自己的初衷,让他在众人的哄笑中有了对自己的肯定有了坚定的底气。这在生活中也同样是有折射的,我们似乎总是会有低谷期,当我们落入自己人生的低谷的时候,当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初衷的时候,一个人勇敢的站了出来,向你伸出了手时。这样一种善良也许微不足道,却足以改变人的一生。有时候我们总是会觉得自己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我们困惑,我们怀疑,我们苦闷,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人告诉自己说,要相信自己,要坚持自己认为是对的,哪怕全世界都觉得自己像个傻子一样哄笑,也要给自己一点勇气。
原著是这样写的“原来越是个性化的感受就却具有普遍性,人世间最普遍的情感真理恰恰隐藏于最孤独最纯洁的心灵。忽略了自身的灵魂和命运而向外求真理的人不仅求之不得,连自身也迷失掉了。大千世界的普遍真理不在别处,正隐藏在一个孤独者的内心深处,本质是看不见的,它存在与每个人的心底,但它分明存在着,生命因她而获得了价值和意义。”
最后小王子和小女孩找到了小王子曾经居住的星球,这个时候的小王子依旧是缺少勇气的,因为孩子往往比大人更加有创造力。玫瑰已经死了,看到玫瑰的一瞬间,小王子找回了曾经的自己,虽然玫瑰死了,但是却永远地活在小王子的心里和小王子生活的星球上,玫瑰也该觉得是幸福的吧,因为被爱的人永远的记住永远的想念。就像原著所说“星星之所以美,是因为有一朵看不见的花,之所以美,是因为藏着看不见的东西,我在此看见的仅仅是个驱壳,最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这种东西,就叫做爱吧。本来觉得这个桥段挺狗血的,想毕竟要还我们一个内心深处完美的小王子。回来路上想起一句话“不忘初心,方能始终“,然后好像突然明白了结局,温暖莫名。
写到这里想仍然用《小王子》中的一句话结尾吧,”如果你爱上一朵花,她住在一颗星星上,夜里仰望星空,那将是多么甜美,每一朵星星都在开花。
谨以此文,送给自己心中永远的《小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