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濯源:学科思维导图创始人。
他提出:教育绝不可急功近利,最好的教育是跟着孩子内在的心智成长规律去走,否则不仅仅是无效,很可能是负效!
他是一名心理学家
常以爱的名义,让孩子过早、过多练习各种时髦的技艺或是死记硬背各种流行的知识,表面上似有收获,实际上是在摧毁孩子的心智,真是拣了芝麻,丟了西瓜,要了面子,丟了里子。
收了花叶,毁了根基
把简单的东西看得简单,把复杂的问题看得复杂,不是学习高手。真正的高手是能把简单问题看出深刻的内涵,把深刻的东西总结出简单的规律。
思维结构可视化
学生学习了那么多年如果不知道什么叫理解,不理解的学习必然依赖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一知半解。
刘教授的学科思维导图实例。
圆的知识结构图
语文课文《推敲》
思维导图不是画了就有效,必须把学科规律、考试规律、思维规律、心理规律融在其中才能真正产生效能。
孩子的智力水平有差异,主要的差别却是思维方式。
理解后再记忆,事半功倍。
思维可视的最高境界:你知道这三方面哪个最难吗?
我认为是想明白。
刘教授却说:
是明白,明白最难!
课间与刘教授关于思维可视化的探讨。
认真听取
刘濯源教授,一名研究心理的人,他的课堂风趣幽默,却让你只能紧随思路,引人入胜,这样的课堂,老师们都喜欢,更何况孩子们?
他创建学科思维导图,他说让教育看见思考的力量!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是不是也正是欠缺一种思考的力量,无法为学生提供知识的脉络,无法帮助学生串联知识体系,无法让孩子理解呢?
让课堂教学简便,快捷,行之有效,让孩子的心智发展更为完善,需要我们更开阔和敏捷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