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一句话: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交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对生活的态度以及看世界的角度。
背景:2012年6月—2016年7月,从大三实习到毕业三年,在北京北漂了四年。薪资翻了6倍,做到了某企业管理层。对于一个普通二本学校毕业,出身于五线小城市的我来说,已是得之不易。自己的亲生姐姐,名校硕士毕业,未毕业就进入知名企业,奋斗五年以后,做到中高层管理,职位薪资都到自己的预期。与姐夫是同学,类似的经历,两个人基本没有靠家里,在北京拥有两套房产。目前基本算事业有成,也有时间每年出去度两次假。
因为相恋的男友在二线城市长大,在奋斗四年后感觉定居北京眼看遥遥无期,且因加班严重导致晕倒两次之后,迫于压力我们选择退居二线。在经过三个月的休整期之后,正式在二线城市上班,上班时间是早上九点,下午五点,中午休息两小时。这是在我为数不多的职业生涯里上班时间最短、下班时间最早的工作。我盘算着以后再也不用吃外卖,每天可以回家做饭,晚上有大把大把的时间用来读我满满一柜子的书、可以画画、可以做好多的事情。
然而事实是老公有一群发小,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目前均在国企 、事业单位,四点下班,回家去父母家吃完饭不过才五点半,然后聚在一起打麻将,亦或出去撸串喝酒。每天的话题就是这个月发了多少钱,周末要陪哪个领导,一般这种话题我们两不参与,到结尾时他们都会一致的说,你们这种私企,又辛苦又赚不了钱。干脆老老实实考个公务员或者找人花多少钱进个事业单位。
就我个人而言,一直觉得每个岗位都是有利有弊,只是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所选择的路不一样,我很清楚自己的性格不适合进体制内工作所以换了城市仍旧选择了进企业工作。在我职业生涯的前四年,一直都坚信,所有的努力与付出都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好的你和一个更好的人生。但现在,身边的人都在灌输一种,进了体制内,才能拥有稳定的生活。只要你不想往上升,平时只要不太过分,怎么样都行,可以经常出去玩,不用担心没有年假,以后产假可以休两年,不用担心没人照顾孩子。
说起以前下班时都在想什么工作没有做完,若是完成一件大事心里就是满满的成就感,可以高兴许久,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而在他们看来,这么累?没必要啊,多辛苦啊,话语间充满了同情。而不是肃然起敬。说起自己的亲生姐姐的经历,在他们看来不是一个励志的成长史,而是满满的同情与鄙夷,认为北京不是人待的地方,雾霾那么严重,交通那么堵,房价那么贵,奋斗一辈子就为了一套房子不值得。
静下来仔细想想,其实不是北京多么恐怖,是他们不曾体会过,目前的有几个城市没有雾霾有几个城市交通不拥堵,真的奋斗出来了三十岁左右还几千块的贷款其实压力并没有那么大。
最重要的是我们经历不一样,目标不一样,没有了共同话题。在经历了数次尴尬之后,终于决定以后慢慢淡化、远离这份无价值的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