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奥和不先生》是一本关于西奥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觉醒,懂得说"不"的绘本。
某一天早上西奥的身边出现了只有他自己才能看到的"不先生",不管是在家还是幼儿园,"不先生"都会替他答"不",还把他身边的事情弄得一团糟。西奥很害怕妈妈生气,但是也逐渐适应了"不先生"的存在。西奥慢慢也学会了说"不",每一次说"不"的时候"不先生"会变小一点,直到有一天"不先生"彻底消失。
虽然绘本主要是以绘画为主,用于帮助孩子构建精神世界。但是父母在选购绘本时,必须先了解绘本故事的发展脉络。一个优秀的故事,不管它的结构多么简单,都有其深刻的道理。因此我们需要对绘本的故事发展进行凝练、剖析,而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辅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故事脉络,剖析绘本背后的深层意义。
01 故事脉络:用思维导图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
《西奥和不先生》的故事很简单,只有12页,但故事的整体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西奥自我意识觉醒、西奥逐渐适应拒绝、西奥真正掌握内心。对故事进行概括是思考的第一步,也是思维导图的第一步,我们以西奥的成长为中心,将其分为三个成长阶段。
Tips:
①思维导图的中心以画图为主,绘画与文字的运用可以平衡左右脑发展。不需要太多的绘画技巧,简单画画就可以,前期可以文字代替,比如直接在中心写"西奥";
②第三阶段是西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可以用红笔加粗,以示重要性;
③可以在人物上方加上西奥的名字和年龄,补充相关信息。
·第一阶段: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为拒绝、捣乱,但又害怕别人生气的矛盾心理
"不先生"代表的是西奥的自我意识。"不先生"总是不合时宜地替西奥回答"不",给西奥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
在家里,妈妈让西奥吃早饭的时候,"不先生"拒绝了;"不先生"打翻了早餐,西奥拒绝承认,让妈妈很生气;在幼儿园,西奥跟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候,"不先生"在一旁捣乱,大家都不跟西奥玩了,西奥很苦恼。
在西奥自我意识觉醒的阶段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时候他的拒绝是"不先生"所为,那是他不能控制且不能理解的所在。"不先生"代表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觉醒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他又害怕父母会生气。
·第二阶段:逐渐适应拒绝的过程,由害怕拒绝到为自己能够拒绝而开心
"不先生"出现后,经常让妈妈生气,也让幼儿园的小伙伴不跟西奥玩,西奥在自我意识觉醒的初期迫切希望赶走"不先生"。
在第二阶段里,西奥逐渐适应"不先生"的存在。西奥的成长过程也会遇到被人欺负、别人欺负小猫的事,"不先生"不仅帮他赶走了霸道的同学,还拯救了小猫的生命,西奥从心底里感谢"不先生",而每一次西奥对"不先生"的承认,都会让"不先生"变得越来越小。
·第三阶段:真正掌握自己的内心,学会思考什么情况下才能说"不"
如果说之前西奥的拒绝都是"不先生"的所为,不是西奥所能控制的,那么拒绝陌生女人的接送,是西奥自己经过思考后,第一次发自内心说"不"。"不先生"对西奥的帮助,让他懂得了拒绝的力量,敢于对他人说"不"。而妈妈对于西奥的思考与拒绝,给与了大大奖励——一个赞赏的吻,让西奥为自己的拒绝而骄傲。
西奥不再对任何事情都说"不",而是会思考什么情况下要拒绝,什么情况要接受。最后"不先生"消失了,而西奥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内心。
Tips:
1 用思维导图对故事脉络进行整理和分析,在绘制的过程我们会不断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发展",从而引发自己的发散性思维;
2 用思维导图进行故事脉络的整理,关键在于思考故事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深入分析故事的意义;
3 绘制过程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不同的颜色和图案绘制一个美观的思维导图。
4 如果绘制过程出现明显的空白部位,可以用图案和文字解释进行补充。例如:思维导图中对"不先生"的描述不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而是后来因为有一大片空白而想出来的点子。
02 深度剖析:用思维导图建立关于"自我意识"的知识体系
用思维导图对故事脉络进行分析,只能让整个故事发展更为清晰,是一个整理和加工的过程。而思维导图的真正作用在于训练我们的发散性思维,结合论证思维框架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思维导图就能帮助我们建立关于任何一个概念的知识体系。
以《西奥和不先生》为例,简单分析"不先生"这个角色的概念:
①"不先生"是什么:他是西奥自我意识的一部分;
②他为什么会出现:儿童在生长过程中自我意识就会觉醒,引起儿童"捣乱"的现象;
③最后结果怎么样:西奥学会了正确拒绝他人,"不先生"消失不见。
但《西奥的不先生》要引发的是我们对于"自我意识"这个概念的认知,让父母适应并且正确引导孩子自我成长。如果我们要对"自我意识"这个概念进行整体上的认知,我们需要借助思维导图建立知识体系,更加清晰而高效地学习这个概念。
·1、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是什么)
《心理学与生活》里有一个关于儿童何时获得意识的实验——鼻点测试。在孩子的鼻子上点上一个红点,让孩子观察镜子中的自己。
实验证明,6个月大的孩子已经可以伸手摸自己的镜像,多数孩子到18个月时会摸到自己鼻子上的红点,他们才意识到"镜子中的是我,我鼻子上的红点是什么?"
然而这仅仅是获得了主观的自我。当儿童获得了包含时间成分的客观自我,能够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自己看作连续的整体,才真正获得了自我意识。此时儿童会对自己各种身心状态有一定的认识、体验和愿望。
比如说西奥在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中,他知道自己会无缘无故地拒绝别人,会怕妈妈生气,但又无法控制这种情绪与状态。当他慢慢学会了如何正确拒绝别人,能够控制好自己的内心,他才获得了自我意识。
·2、自我意识的觉醒会让孩子避免成为被忽视的个体(为什么)
如果西奥的成长过程中没有"不先生",可能就会成为妈妈眼中的"乖孩子",但也会被同学欺负,随意坐上陌生人的车。虽然孩子毫无理由的拒绝有时候会让家长和老师觉得不耐烦,但是自我意识中拒绝的力量,能够让孩子在别人心中有"一席之位",成为别人不可忽略的存在。
在家长眼里听话的孩子,有时候是《地球上的星星》里的伊夏,为了让家长开心无情扼杀自己的天赋;有时候是《月光男孩》里的喀戎,在被人欺负和自卑中成长;甚至更可怕的就像《坏种》里的女孩,表面上迎合他人,暗地里将黑暗压抑的情绪以可怕的形式发泄出来。
其实自我意识的重要性在《月光男孩》里最为突出,小时候的喀戎虽然只有一个单亲的吸毒妈妈。但家庭背景不是让他成为被人欺负的可怜虫,而是他不懂得拒绝与反抗,才导致他童年的悲剧。他的第一次反抗来得太迟,也太激烈,直接导致自己成为了自己讨厌的人——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人。
唯有懂得说"不"的孩子,才能成为"不被忽视的存在",避免更多的社交困难和负面情绪。
·3、 在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中,父母起关键性作用(怎么样)
有了自我意识的孩子可能经常会惹父母生气,让同伴不开心,但是也会给孩子带来好处,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引导。
孩子第一次顶撞父母的时候,也会感到彷徨和害怕,如果父母反应过于激烈,很有可能激发孩子的反抗之心,引来更加强烈的顶撞;如果父母完全不管,则可能让孩子变成一个没有原则和规矩的人。
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对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说不时,应及时奖励孩子,比如一个吻,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这样的拒绝是正确的;当孩子无缘无故地顶撞父母,应该耐心引导孩子讲出心里的想法,减少孩子顶撞的现象。直至孩子懂得什么时候说"好",什么时候说"不"时,敢于跟父母进行理性的争论而不是盲目的顶嘴,就是孩子真正掌握内心的时候。
03 结言
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
孩子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中,父母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掺和,更不能认为孩子淘气就打骂孩子,这个时期对孩子的暴力很有可能引起孩子的童年阴影。耐心、观察、鼓励才是父母需要做的事。让父母和孩子一起跟"不先生"做朋友吧!
——END——
本文由@爱打机的妹子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