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判

一个小朋友在玩泥巴,一位大人跑过来,将她手上的泥巴打掉,然后生气地说,你怎么能玩泥巴呢?泥巴多脏啊。


于是这位小朋友就在心里埋下了个种子:玩泥巴是不好的,玩泥巴是不应该的,泥巴是脏的,玩泥巴的小孩是不好的等等概念。但是那个小孩因为太小,不是很明白,她会困惑,会委屈,会伤心,无奈等等情绪。


在长大的岁月里,她对跟泥巴相关的人和行为就产生了与这件事情相关的概念和情绪。


等她再遇到玩泥巴的人,这些情绪和评判就下意识地升起来了。于是她会对玩泥巴的人进行说教,表达不满,制止他人玩泥巴等等行为。


要想放下这个评判,就要看到自己对于玩泥巴这个事情的信念(概念)及释放对应的情绪,看清楚玩泥巴这件事情的全貌,从而跳脱当初那个事件,看清楚玩泥巴只是孩子的游戏,体验世界的工具。脏,只是成人避免孩子生病或者洗衣服等麻烦的一个借口等等。


这里面所产生的信念情绪全部因人而异,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看清楚就行了,也就放下了。


评判,区分了对错,划分了好坏,如果执意认为自己是对的,好的,那么是不可能放下的。不妨问一下自己,我真的是对的吗?自知者明,多了解自己观察自己,就能明了他人,也就圆融了整个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