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的故事
大概是上班的时候吧,有同事说起塞尔维亚旅游的事。问我们要不要报旅游团,现在剩最后几个名额了,一两千块钱就能出国游。
我一直都想出国玩一次的,又在这种饥饿营销的氛围下,我头脑一热,果断就报了名。
我出去旅游之前都会看攻略的,规划行程通常会参考各种旅游团的经典路线。由于对赛尔维亚不是很熟悉,只记得好像物价是很低的一个国家。我当然要提前了解一下,看看有哪些必打卡的景点。
这时旅游团的客服也联系了我,开始兴奋地向我介绍赛尔维亚的情况。她说,去塞尔维亚最值得买的就是韩国的化妆品,由于塞尔维亚的韩国护肤品不收税的,所有甚至比韩国买更便宜(当然,做梦不能当真)。而且塞尔维亚有超低的物价,中国的1块钱能当9块钱用。随后介绍了一个当地的小店,口红眼影粉底液略带夸张地介绍了一番,好像进了直播间。
我自己也查了一些攻略,有几个确实介绍了几家当地不错的小店,也有护肤品购买指引,还有当地小吃和纪念品。但是我还是重点了解了一下必须要打卡的几个景点,仅看着图片就让人兴奋不已。还有几个当地小吃,听说制作过程非常值得一看,很有仪式感。
第二天,大家就拎着行李箱来到了机场。机场大厅高高的穹顶都包裹不住大家兴奋的心情。对了,就是那种出游前的兴奋感。
在飞机上好像还发生了一些事情,记不太清了,略过。
机场大巴装着一群疯狂的游客向塞尔维亚的城市中心驶去。一路上我一直透过车窗观赏着风景,远处是一幢幢蓝绿色的巴洛克风格建筑,路的两旁则是有着大大落地窗的精品商店,很有时尚都市的感觉。
下了大巴,一路步行来到住的地方,一边走一边忍不住地一直拍照,这里的建筑太精美了!住的地方是个很有特色的民宿。我告诉导游,我想在外面再逛一会儿,让她把行李帮我放进去。一般旅游团第一天都是大交通+自由活动,导游欣然同意了。
我拉上妞儿想要四处去逛逛,找找吃的。妞儿怕一会儿走丢了,找不回来,因为这里的建筑都长得差不多。我特地又看了一眼这个地方,民宿的墙是一种高级的哑光黑,墙体上印着一个白色花纹繁杂的logo,大门几乎和墙融为一体,是那种对开的两扇铁门,外墙大概和一层的屋顶齐平,从外面完全看不到里面的情况,只能看到三层小楼的上半部分。民俗两侧都是巴洛克风格的蓝绿色建筑,顶部尖尖的柱子向上直立,往下是半圆型一层层叠起来好像套叠起来的一摞馒头,直到衔接上底下的三四层圆柱状的的地基。窗户是黄绿蓝三色的彩色琉璃,墙体是由蓝色和绿色颗粒拼接起来,有一种杂色碎花即视感。这里的建筑大同小异,只有间或几间民宿墙体砌成了不同颜色,而且与当地建筑截然不同的是-都是平顶。
我自信满满地对妞儿说,走吧,这还不好记,咱们的民宿和别的都不一样,是黑色墙,好找!
这里的街道上几乎没有什么人,空气是那种雨后的清冷。我们逛了几家小店,都没有买什么东西,心想着反正旅游团会带着购物,现在就不买了。
然后我们走到了当地的菜市场。这里明显嘈杂了起来,连空气都温热了起来,好像氛围中弥漫着黄色的暖光,就像夕阳下的感觉。我们走过卖水果的摊位,我问草莓多少钱,老板娘说18一斤,我说这么贵!不是说这边物件低吗?老板娘和我解释,折合成人民币也就两块钱,很便宜了。不知怎么,我想起来我们这草莓好像已经降到10块钱两斤了,总感觉也没便宜多少,就是不想买。
差不多该往回走了,经过一个小吃街的时候,终于看到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几排小商贩,每个摊位都是一个便携的那种做小吃的推车,而且每家都是卖一种东西。我看到几个游客围在几个摊位前等待美食完成。他们把几种食物放进粉碎机粉碎,然后放上冰沙和糖,食物是五彩的,绿的,红的,黄的,白的,做好后盛到碗里。几个土著大汉手捧着这碗小吃唱起了祝祷词,恭敬地举到游客手里,游客在吃的时候,土著大汉仍然在围着这位游客又唱又跳。
我也很想体验一下,但是时间不早了,而且小吃摊的摊主都用热切的目光盯着我们,导致我丝毫不敢与他们的目光相撞,生怕给他们希望,又让他们失望。我们快速穿过这片小吃街,目不斜视。
转眼就来到了第三天,旅行结束了,就要返程了,我才想起来,原来这是一个3日游的旅游团。至于我的第二天去哪了,我也不知道。我问身边的人,大家好像都记得昨天去了哪购物,去了哪玩,只有我不记得。
我心想,这么大老远的跑来,我还有好几个地儿没打卡呢~购物是没时间了,但是一定得拍几张自拍留念一下吧。我就直接在路边的门前,街边的角落,以及任何能拿来当自拍背景的地方留下了几张大头照。
一行人赶到城市中心,大家好像要坐地铁去机场。但是都在找地铁站在哪。我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出租车,我说我们打车去不行吗?这么多人平摊一下,也不贵吧。说完我就反过味了。机场应该离这里很远,地铁才两块钱,打车得几十。好吧。
这时不知什么时候街上多了一列银色列车,头部写着白色的2。身边的超赶忙拉着我往旁边的门里走。那是一扇白色的,好像安全出口的门一样,拉起来很重的那种。似乎要从这个门进去,走楼梯下去就能进地铁站。别人看到我们打开了门,也跟在后面要进去。超在前面走,这个楼梯好像只是一个梯子,一头连着这道门,底下的一头连着地铁站大厅的地面,没有什么保护措施,完全是悬空的,两边是两根白色的铁管,中间是焊接的一根一根的短铁管,从十几米的高空看下去,真的有点害怕。
这时超已经开始背过身,双手抓着梯子,往下走,我也硬着头皮走上去,走一步,梯子颤一下,对恐高的人真的很不友好。没想到走到约么三分之一的地方,下面只剩下了两侧直直的铁管,没了中间的横梯。不过倒是看到对面对称地竖着另一个梯子,是完整的。
我赶忙让上面的人别往下下了,去另一个门找梯子去吧。我也要往走爬。这时超有点犹豫,他说,要不,我从这跳下去吧?这样还快点。我往下看了一眼,顿时头晕目眩。太高了,我可不敢跳。过了一两秒,超真的从那跳下去了,传出落地的声响,人还完好无恙。但我可不敢跳。我对超说,我还是去那边吧。你等会儿我。
说完我就爬到地面上去找另一个入口,正找不着呢。碰见了一个之前遇见的老头。他很热心地说,我见他们刚刚都从这个口进去了。我赶忙说了声谢谢就进了好像个商店的门。门里到处是尘土,里边的木材散落着,桌子上也积了厚厚一层灰。我从门店穿过去,看到了往下走的楼梯,快速的从楼梯下去。终于和大部队汇合了。
清点人数的时候还少几个,我看了眼微信。是同行的一对老年夫妻发来了消息,他们说他们腿脚慢,一时半会儿赶不过来。这时地铁已经到了,我们决定先走,让他们坐下一趟。
我们都上了车。但是这个地铁好像是坐的那种过山车一样,两人一排,一趟车也就坐十几个人。这时小车驶上了地面,我还想趁机拍几张照。这时走到一个大坡前,我想起以前子月朋友圈里发过这里的场景。我也想拍一张一样的照片,发给她,告诉她我们来过同一个地方。那是一个很大的上坡,从坡底看去,整个路面遮住了半边天空,至少有60度的坡度,两侧是随着起伏的房屋建筑和茂密的林木,完美地将路面左右两侧的边界划了出来,路面很宽,配上此时浓云滚滚的天空,有一种大片即视感,我心想着,这个角度拍出照片肯定好看。但是车速很快,我想拍的时候已经上了坡,拍的角度一点也不好,我有点沮丧,收起了手机。
小车马上到了路的最高点,即将向下。这时我们的轨道变成了像滑梯一样的圆筒状。可以看见我们前面还有几个小车,由于下行的车速实在太快了,可以听见前面车上的人们尖叫着。我很害怕这个车把我甩出去,我提示车上的人都抓紧扶手。果不其然,前面车上的人被甩下来一个,眼看我们就要撞上他,我对司机说了句:小心!但是司机在车的末尾部位,根本看不到前面的情况,直接从那人的身上轧了过去,场面并不血腥。接着有接连有人被甩下来。我只好在前面指挥:往左往左!快往左!往右一点点,快快快!。。。就这样总算顺利绕过了。
最终到没到机场我也忘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报廉价团!!!你的三日游很可能会变成一日游,甚至没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