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臧武仲之知,可以辅邦,可谓君子,但还有“要君”这种不仁和非礼的过错。“以防求为后于鲁”实际上就是要挟,用自己的“实力地位”对别人进行要挟,肯定不是君子所为。(补充一点:臧武仲出走以后,鲁国政权彻底被三桓掌控)
第十六章,“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本章对比齐桓公与晋文公,他们二人各有特点,但都属于霸政。孔子评价国君治邦,历来是颂正贬诡,能行王道固然最佳,未达王政,也要施行正道,不可堕于诡诈。
自第八章到这里,都是补充说明“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君子或具一德、或有一能,都可以利国利民、建功立业。君子人格都有可观之处,但以仁者的标准衡量,都有不足或者缺陷。仁者若不可得,君子次之。仁者其内,君子其外。仁者的行止,一定是君子;但君子有时候可能不是仁者。
第十七章“桓公杀公子纠”章,第十八章“管仲非仁者”章,这两章都是对管仲的评价。前章讲管仲为政以“仁”,推行的是王道外交,讲王道问题,所以有“如其仁”的评价。孔子用“如其仁”肯定是赞扬,但也是有保留的赞扬。也就是说还不是纯粹的仁。后章,“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管仲的作为对于保存中华文化的作用非常大。所以,孔子评价管仲,没有在小信小德的层面否定他,而是从大处着眼,看到他的历史作用,判断其价值意义。尤其是“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这句,大家要仔细体会孔子的语气和含义。
[if !supportLists]第十九章,[endif]“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章。公叔文子和他的家臣僎一同被列为卫国大夫,孔子因此说公叔文子之“文”受之无愧,这是强调公叔文子有选贤举能的美德。参考本篇第二章“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可以为文,但也不是纯粹的仁者。
第二十章,“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关于此章,首先要知道孔子对卫灵公的整体评价是不错的,《孔子家语·贤君篇》孔子称没有见过最贤的国君,如果说次一点的话,“抑有卫灵公乎?”虽然卫灵公无道,然而卫国有道,卫国管理外交、宗庙、军旅的三个大夫都很称职。除了卫灵公,本章还有接续上章,谈孔文子等人对卫国的贡献。
第八至二十章,连续举出十九位政治人物作例证,来说明孔子眼中的仁者境界。乍一看,似乎孔子这个看不上,那个也想不中。其实孔子的这些评议,都不是站在个人好恶的立场上,随便说说。他老人家是用“仁者”的标尺,来衡量这些人物,所以对他们的不足和缺点看得很清楚。这十九个人,在当时都是知名人物,有以仁心宅厚闻名的、有才能品德过人的、有功业彪炳成就霸业的,但他们都不是完人。孔子对他们一一进行分析,找出他们不够仁者标准的地方。既看到丰功伟绩,也看到品格缺陷。这和多数人的看法和好恶有所不同。
孔子之所以点评这些人物,正是本篇所指示的孔子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末尾第45章所揭示的“君子”的目标——修己以敬,修己安人安天下,其途径是第24章、37章所揭示的“下学而上达”。
本篇下面就谈到如何成就君子,如何学成仁者。这样反观第8至20章,就可以体会《论语》编纂者的用心。
五、君子的仁者境界及实现途径
1、总说君子的仁者境界(21--23)
第21章,“其言之不怍”章,大言不惭的人,往往很难身体力行。孔子曾说“仁者,言之也韧”,判断仁者的言行,要看他内心是否具有那样的境界。这章可以看作是孔子以身示范的总起,也是对第14章公明贾的一种回应吧。
第22章,“陈成子弒简公”章,显然这是接续上章说孔子的示范,孔子就是这样做的。孔子难道不知道齐鲁两国的实力差距吗?若不自量力,便是“言之不怍”。按济宁市政府官方网站的说法“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国老”虽不执政,却有大夫的待遇,类似于今天的非领导职务,所以孔子有责任有义务向国君和执政大夫“告”。告就是言,就是说陈成子“以臣弑君”的行为是无道的,鲁国有责任讨伐他。按《左传》记载,孔子是“尽其力,尽其道”。参考钱穆《论语新解》:“孔子不仅辨其义,亦复量其力。若不量力而徒伸大义,此亦言之不怍矣。”
此外,本章的“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与上周我们学习《先进篇》的“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句式完全一样,大家可以体会这个“从”字的意思。
第23章,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侍奉国君,不能欺骗国君,但可以犯颜直谏。钱穆先生《新解》说:“孔子请讨陈恆章之前,先以‘言之不怍’章,又继以‘事君勿欺’章,《论语》编者之意,可谓深微矣。读者其細阐之。”钱穆先生取马融注解之意,注意到了编纂者构思前后章之间的联系。
我们看这三章:先总说“言之不怍”,中间举孔子之“告”君,为“言之不怍”举例;再从孔子行事的范例中,总结出“勿欺而犯”的结论。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难为而去为,这就是不欺君,而犯之,这就是《论语》编纂者想告诉我们的真正的仁者境界是什么样子。
以上三章,讲仁人君子仁者的品质,在君臣人我之间,在于坚持言行公义,表里如一。接下来就讲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