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一遍古诗词赏析题目。教九年级10多年,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古诗词赏析题目出得有水平。
觉得出题人一定是位喜欢诗词的老师,一个熟悉叶嘉莹先生的老师。
为什么这么说呢?
选的诗词没啥好说的,拆掉思维的墙,打破思维定势,2017年考过的《渔家傲·秋思》,再次出现在2021年的中考试卷上,语文老师们不会高兴——这还不到5年呢,怎么又考查这首词,就不能减轻一下学生的复习负担么?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好了,闲言少叙,首先看第17题: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字。
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感觉非常兴奋。好题目就应该唤起学生的兴奋感。
为什么用这个“雁”字呢?
雁,作为作者眼中之景象,它呼应了题目,点明了季节是秋季,这是物候现象嘛,秋天到,雁南飞。另外也借雁的“无留意”侧面表现天气开始冷起来了。
雁,更是作者的意中之象,即意象。作者在写诗词的时候所选择的意象不仅仅有点明季节烘托心情等作用,更能够表现作者的情感。古人鸿雁传书,雁就有了传达思乡思亲的文化内涵,就成了一个文化符码。比如“雁字回头,月满西楼”;“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乡书何处处达,归雁洛阳边”等。
而学生之所以开始的时候经常默写错,是因为不知道雁是一个文化符码——很多学生的诗词积累太少了。
这也提示我们第一次带学生读这首词的时候,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含有雁字的古诗词句,或者是给学生出示一些。课堂上探索发现雁这个词背后的文化意味。这样学生理解了,记忆就深刻了,牢不可破,也就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了。
课前搜集含有雁字的诗词;课堂精确讲解;之后试卷考查。
这很符合怀特海的认知三阶段:浪漫-精确-综合。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认知三段了吗?
这道中考题给我们诗歌教学什么启发呢?
试着总结一下:
1.诗歌教学,一定要遵循认知三段,要有足够的浪漫,以此为基础,再来课堂的精确。把教参理解复述给学生,让学生背诵默写,这不是教学。真正的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一段经历,有学习发生,用皮亚杰的话来说就是既有童话又有顺应。
2.理解赏析诗歌,要以意象为抓手,尤其是文化符码,循着意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思想情感。文化符码要成为师生解读诗歌的武器和钥匙。
3.诗歌教学还要试图还原诗人当时的创作状态,体会作者的兴发感动,产生情感的审美的共鸣。当诗句与读者心灵产生共振的时候,诗歌才是活的,才有感发力量。
4.教师如果读诗的时候没有兴发感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大量阅读诗歌,包括但不限于唐诗宋词,这是诗歌教学的第二套大纲;阅读叶嘉莹先生和其他名家关于诗词赏析的书,比如王国维《人间词话》,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以及葛兆光《汉字的魔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