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常谈》叶圣陶老先生的作品,里面的内容非常朴实,我读了之后非常受启发。接下来,我想把自己的想法与书本的内容一起结合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写文章跟说话是一回事
“写文章跟说话是一回事儿”。先生的话是否让你觉得其实写作并不是那么难。说话谁不会啊?说话多简单啊?写文章也是一样的,这样是不是更利于自己建立写文章的信心呢?任何事情做多了,则熟能生巧。我想写东西也是一样的,就像说话一样,刚开始说话可能会有所顾忌,怕会不会说不好、说错话,这都是很正常的心理。克服这样的心里,只能是多说多写。
“写文章就是用笔说又老实又明确的话”。说话应该也是一样的,翻来覆去地只说那几句话,听的人也会觉得没意思。写文章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废话、重复的话尽量不写。写的时候想一想,这句话是否在文章中有作用,是否跟之前的内容有重复,如果没有显示它的作用,那就可以不写;如果跟前文的内容有重复,那也只能删除。
切记写作要有中心
“用笔说话,写给人家看,必然有个目的,因而必得有个中心。”熟人坐下来聊天,可能会没有主题,生活琐事、工作压力、育儿烦恼,可能都会提及,主要在放松心情,惬意谈天。写文章,如果也是东拉西扯、没有中心,看文章的人不知道你写这个文章的目的,写这个文章或许就没有多少意义。
比如这本《写作常谈》,始终围绕主题词写作来展开叙述,讲了写作方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文章的修改等内容。这就是书中并没有描述剁椒鱼头的做法,或者是现代社会的生育率为何如此低的原因,因为这本书并不是食谱或者是社会时事评论。
文章需要修改完善
“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先生对待修改文章是非常严谨的,对于写出来的内容要逐字逐句地修改完善,大的文章的框架,小到遣词造句都需要谨慎对待。
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人心比较浮躁,文章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都比较常见。了解先生对文章修改的态度,我还是要多向老先生学习,不能因为图快、图省事,做一个差不多先生。在文章的修改上面要进一步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注意平时的积累和思考
“写一篇东西乃至一部大著作虽然是一段时间的事,但是大部分是平时积累的表现”。要写好文章,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多阅读。比如,你想写旅游城市云南大理的特点,那你首先要熟悉这个城市,它有哪些旅游景点,那里生活的都是哪些少数民族,人们的饮食习惯如何……如果不学会观察和思考,只是在网上了解,不一定能写出自己独特的想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