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间:2024年4月
阅读方式:微信读书
阅读时长:12小时37分钟
整体评价:可以看看,了解人文历史的帮助更大些。
总体评价
这是一篇东南亚游记,涉及到的国家有印度,泰国,缅甸,印尼,老挝,柬埔寨等。因为我对这些国家都不太熟悉,所以许多景点的描述很难产生共鸣。
我比较喜欢的点是作者把很多笔墨放在当地的人,事和历史上,所以读起来也不算乏味。语言上也比较幽默,一些突如其来的比喻让人忍俊不禁。
读这本游记,我并没有被某一个景点吸引,要是对这些国家有了不一样的感官印象。就像作者所说的,我们不应该居高临下的去评判定义什么,而是要走进他体验他,才能更加理解和包容那些身不由己。
不同的信仰
这些国家大多都曾经是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殖民地或附属国。所以很多信仰交杂在一起,比如本土的印度教,东正教,佛教,和从外面传入的伊斯兰教,天主教等。
一些偏远山区的原始部落,因为人人平等普及教育的倡导,让一些孩子接受了现代的教育,这是信仰传播的正面影响。更多的时候是基于当地贫穷落后,等级制度森严,很难改变现状的社会背景,造成人们只能寄希望于来世,或者靠追求精神上的富足来麻痹现状。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会提到嬉皮士的隐居生活了。
贫富共存
我印象比较深的两次游轮之旅,作者都重点描写了船上的富人和岸上的穷人间的差距,仿佛船上是观众席传下都是生活的表演者。其实很多包括我们在内的人,东南亚旅行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便宜和原始,多少带有一些居高临下的虚荣。
而深入到东南亚的小城,特别是印度等地,我们可以看到奢华的建筑与贫民窟并存的现象。在菲律宾汇聚全村之力培养菲佣去挣取外快贴补老家。在印度人们热衷学习英语是为了可以找到外包的工作,成为客服员改善生活。
这种贫富差异严重,却有病行不悖的现象,可能只有在印度等国才习以为常吧。
废墟上的包容
作者去的很多遗迹都曾经是帝国繁荣的标志,而如今的游览只是从一个废墟到另一个废墟。曾经的佛教寺院变成了鹿苑,矗立在悬崖上曾经的帝国中心建筑成了两国相互争夺的焦点。一些曾经有着相同信仰和相似习惯的人,一夜间只因为殖民者在地图上画的一条线,就反目成仇了。
朝代更替,占领者的不断变化,让这些地方没有完整的历史,更像是个说不清生父的混血儿。这个复合形象上的每一笔都有它的历史故事,但已无人能说清他的本相是什么样子的了?
书中有许多殖民者的后代,他们来寻根追忆曾经的故事。当地人也会委婉的说,这些先进侵入落后是势不可挡的。但有着类似经历的我们当然知道,这种被迫发展是带有奴性的,趋炎附势的,毫无自主性的跪舔。
乡愁
这里有许多华人,有的是外出经商,有的是因战乱躲避至此的。他们见到远道而来的中国人便会亲切的叙旧,只是唯一关联的那点风筝线也已经断开了。
有两个故事印象深刻,一是在缅北小城有一个汉族的村子,那里的乡村老师仍在坚持教汉语,让孩子们不忘来处。一个是在斗鸡场遇到的老板,他记忆中能搜罗到的人物还停留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甚至以不记得父亲的汉语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