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是一种爱的语言,但是还有某些语言和表达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疏远和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我们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异化的沟通方式包括: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这些异化的沟通方式会让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
1.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将人分类,把人看作好人或坏人,正常或不正常,负责任或不负责任,聪明或愚蠢等等。
我们遇到不喜欢或不理解的人或事就会想别人有什么不对,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而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如女友想多一些体贴,她就是“太粘人了”,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意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如果我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冷漠的象个木头”。
这些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和需要。价值判断与道德评判不要混为一谈,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
看到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我们可能会说:“暴力是不好的,杀人者是邪恶的。”然而,如果我们从小就学习爱的语言,我们将会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而不会指责他人。我们会说:“对于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我很担心;我主张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冲突。”
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教授O.J.哈维研究语言与暴力的关系,他的研究结果表明,某些词语的使用频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频繁。一种社会中,人们习惯于将人分为好人与坏人,并认为坏人应该受到惩罚,在另一个社会中,人们倾向于围绕人的需要来考虑问题,后一种社会的暴力现象远少于前一种。大部分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2.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形式,在《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一书中,作者丹 .格林伯格诙谐地揭示了比较对我们的影响,要想过上悲惨的生活就去与他人做比较。试想我们和最完美的美女帅哥比较身材、和富有的王思聪比较谁拥有金钱、和大音乐家莫扎特比较才华和成就,体会到的是什么呢?哈哈
比较会蒙蔽我们对人对己的爱意。在这样情况下的沟通语言也会产生暴力,而远离爱的语言。
3.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不管你是否喜欢,有些事你不得不做”,这样的表达方式淡化了个人责任,如职场中经常出现有些员工说“我不得不做,这是长官命令、公司政策或者法律规定”;“你让我伤透了心”,这样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内在的根源。
当我们根据以下理由行动时,我们就是在试图回避责任:
其他人的行为:为什么我要打自己的小孩?因为他跑到街上去
上级的命令:为什么欺骗顾客?因为老板叫我这样做
同伴的压力:为什么要抽烟?因为我所有的朋友都抽烟
性别角色、社会角色和年龄角色:为什么我必须做我讨厌的工作?因为我不仅是一个丈夫,而且还是一个父亲。
作者在为一个学区的老师提供咨询服务时,一位老师说道:"我讨厌评级,这样做不仅没用,而且学生会很紧张。但我不得不评级,因为这是学区政策。"换一种负责任的表达方式是“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保住工作。”这位老师说:“我不喜欢这样说,这让我觉得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4.强人所难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受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就象父母对孩子,作为父母,许多人会认为我们的职责是改变孩子并让他们循规蹈矩,但是我们发现我们可以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但无法强迫孩子们按我们的期待生活。
异化的沟通方式与一个想法有关:有些行为值得奖励,而另一些行为必须受罚。这种想法通过“应当”这个词得到了体现,例如:“他应当为他所做的事情受到惩罚”。这种想法认为有些人是“坏人”,应该通过惩罚让他们感到后悔并重新做人。然而,我们相信如果一个人选择新的生活,是为了追求幸福,而非为了逃避惩罚,那他的行为就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我们相信,异化的沟通方式的基础是性恶论。长期以来,我们强调人性本恶以及通过教育来控制天性,这导致了我们对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常常心存疑虑,以致不愿去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
异化的沟通方式源自等级社会或专制社会,同时也支撑着它们。“不应该”、“应该”和“不得不”这些表达方式特别适合这个目的:人们越是习惯于评论是非,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的奴隶和好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