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就像它的广告语“困了累了喝红牛”早已响遍大街小巷,耳熟能详。但是谈及它背后的人,想必大多数人可能还比较陌生,这个人就是被业界称为“中国红牛之父”的严彬。
1
1954年,严彬出生于山东的一个清贫之家。16岁的他初中刚毕业就被安排到河南省林县插队,这个“红旗渠”水源流入的地方,在当时是一个经济相当困难的贫困县,那时他能拿到的口粮只有红薯,想吃饱肚子谈何容易。严彬不怕吃苦,只是害怕吃了苦却看不到未来的日子。
最后,严彬独自一人到泰国闯荡,克服语言不通、打工无门的艰苦生活,靠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敏锐的市场意识,在泰国白手起家攒下第一份家底。
2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一些具体事物的历史,常因关键人物的出现而改变其发展轨迹,或与关键人物的结合而创造出非同寻常的历史。中国红牛的创建与发展就有着这样的因缘际会。
提起中国红牛的缘起,不得不提到红牛饮料的发明人许书标先生。许先生凭借年轻时的勤奋和智慧在泰国闯出一片商业天地。上个世纪90年代初,祖籍海南的许书标想独自来大陆建厂,试图将RedBull命名为“瑞德步”进军中国市场。但因为对彼时中国市场和政策都不熟悉,最终折戟而返。红牛饮料直到遇到华彬集团创始人严彬先生才真正进入中国。
两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基于中国红牛第一代创业者的默契,以及对祖国发展的期许,严彬提出一句中国红牛广告史上著名的一句话:“红牛来到中国,就两个字“‘回报’”!
为了让大家能够喝到红牛,大冬天里严彬硬是带着团队“死磕”市场,跑到大街上扫街,给每一位过路的出租车司机送红牛。早期,推销员们骑着自行车、三轮车辛苦地一家接一家拜访和开拓销售渠道。最终,严彬带着团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硬是搭建出一张庞大的销售网。目前,中国红牛已拓展400多万个销售网点,形成60万家核心终端,全产业链涉及就业430余万人。
3
著名畅销书《逆商》写到,在奋斗的路上,人分为三种,一为“放弃者”,二为“扎营者”,三为“攀登者”。而第三种人是最少有的,也是最不易被困难打倒的人,最能坚持走向成功的人,最能开疆拓土的人。
严彬,就是一名“攀登者”。
严彬一刻也没有停留,即便红牛火遍全国,严彬也没有高枕无忧地坐享成功。或许,在他的人生哲学里,不仅不会做一名“放弃者”,也不会做一名短暂成功的“扎营者”,而是要成为一名“攀登者”。所以,红牛做大做强后,他也变得更加激情爆满。严彬曾自曝:“我是从事实体经济的企业家,去年出差195天,飞行29万公里、450小时,相当于绕地球7圈,在各国、各地区看了很多,也感受了很多。”
在严彬的带领下,华彬集团正在下一场“健康”大棋。事实上,严彬一直在给自己布置新的课题。
5月,华彬集团健康产业东盟示范区建设项目“云启动”。严彬认为,健康需求无国界,如何在疫情的影响下转危为机,如何提振消费市场成为新的课题。目前,华彬在北京、湖北、云南等地建立了多个大健康产业基地,倾力发展与全民健康相关的现代服务业。由严彬一手规划的“健康服务”的理念,令市场开始注意到大健康产业的潜力和价值。以健康饮品为依托,华彬逐渐发挥出健康品牌的聚合叠加效应。
如今,66岁的严彬无疑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而这些成功的背后,与其个人身上“攀登者”的精神紧密相连。但当问及他个人时,严彬最想感恩的还是这个令他得以施展抱负的好时代。对于未来,严彬的设想也常常溢于言表:“下一步,依然要把企业做好,把个人的事业更好地融入到祖国的发展中,再次抓住时代的板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