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切尔诺贝利事件看斯拉夫人对伏特加对酒精的热爱
一九八六年四月的一个凌晨,位于现今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随后发生的大火将放射性元素释放到大气层中,并随着风吹向欧洲。虽然事故发生在乌克兰,但是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领土被污染(被风刮跑了),俄罗斯百分之零点五的领土被污染,受害最严重的是白俄罗斯,该国承受了百分之七十的放射性元素,污染了将近百分之二十三的领土。
当时这些国家都属于苏联,因此也无人争论这些数字的多少,发生事故之后,苏联当局先是封锁消息,在意识到事态失控后才不得不用举国之力处置核污染。首先是撤离当地居民,进而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调集人员前来救灾。这些人有年轻的士兵,也有化学专家,物理专家,工程师等。尽管当局尽力淡化核辐射的威胁,甚至伪造辐射数据来防止救灾人员恐慌,但是恐惧还是挥之不去。
前苏联国家的人大部分是斯拉夫人,嗜酒如命,在意识到自己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后,这些人也无力反抗:发着三倍工资,工作几个月后回去就能买上汽车,但是半途而废就会面临社会舆论的压力甚至处分。他们能做的就是借酒消愁,大量饮用伏特加,因为有谣言说多喝伏特加能抵抗核辐射(谬论)。
这些处置核污染的工作人员中不乏各行业的专家,却被安排做简单的体力劳动,比如一位化学工程师就被发了一只铲子,和士兵们一起将表层被污染的土壤剥离后集中填埋。这件工作显然和他的专业不对口,但是他也无能为力,只好从命。一开始这群人还能喝上纯正的伏特加,但是架不住斯拉夫式的酗酒,很快就将分发的伏特加喝光,有些人开始饮用玻璃清洁剂。玻璃清洁剂有个很奇妙的副作用,就是喝下去之后头脑会保持清醒但是手脚不听使唤:想站起来的时候却一屁股跌倒在地。在整个处理核灾难的工期内,大部分人的下班时间都是靠大量伏特加(包含正规伏特加,私酿和替代品如玻璃清洁剂)来打发时光。
苏联已经是过去式,这些斯拉夫人依然保持着对伏特加的热爱。前几年有报道称一辆运输假冒伪劣伏特加的卡车出车祸后遭当地村民哄抢,一车假酒被抢光,还有一则俄罗斯酒鬼饮用清洁剂之类酒精制品的报道。而我之前一个加拿大籍波兰裔客户,在和我们吃饭的时候可以轻松喝掉一瓶高度二锅头而没有不适感,而陪酒的我第二次吃饭却不得不从半斤装换成了二两的小瓶。
其实还有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和伏特加以及斯拉夫人有关,那就是十月革命。作为一个统治者,沙皇尼古拉并不算睿智,他有些一厢情愿,认为伏特加不利于军队的战力,如果单从健康角度来说,的确不利于身心健康。于是他下令禁酒,但沙俄的主体民族斯拉夫人无论是百姓还是士兵都个个嗜酒如命,此举并不得人心,而且还减少了一项重要的财政收入:伏特加税。要知道克伦斯基的革命者们能够举事成功是因为军队袖手旁观,沙俄军队之所以不作为就是因为沙皇没给够钱。可以说,末代沙皇死于伏特加税减少引起的财政危机,这才有了后来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s�`v;�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