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33期坚持分享第115 天 2022.03.20. 周日 阴
网络初33期第五次课程学习笔记整理。
一,课前讨论
学习课程一个月以来的收获,怎么来的?接下来课程怎么学?有没有什么调整?
二,答疑解惑
1.在事上磨,不经历很多事,就没法沉下去;
2.内心沉下去得越多,越稳;
3.不要总想着改变孩子,要觉察自己;不断的修炼自己的容器;
4.大量的实践,想学游泳,就要下水练习,亲力亲为就好;
5.大多数缺少被咨询;被督导;
6.求人不如求己,修自己,向内求,强大内心;
7.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状态,理解到孩子,孩子内耗的时间就会少些,不打扰就已经很了不起;看似消极,家长可以试试看;
三,课程学习
1.重新建构:就是让你拥有一双会发现美得眼睛,多发现美得事物;关注什么,关注即强化,强化什么得到什么;
2.学会接纳,有了接纳才有沟通,有了沟通,才有合作,有了合作才有改变的机会;
3.换位思考,感受他的感受,只有感同身受才能理解到在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要想改变别人,先回到你自身;
4.重新建构当事人的问题,创造改变;
先看知情行:(1)知,认知,认知出来了,情绪出的来,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情绪,同时行为出来了,一般行为比情绪快一些;行动起来,知,情也会改变,重新建构就是改变原有的认识,能够看到更多的面向;很多时候不是外界事物影响了我们,而是我们的心情影响了自己的变化。
(2)重新建构的角度:特质(独特的特质),优点(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就会强化什么),能力(这方面不行,其它方面可以啊),资源,动机,意图,努力,本意(有的人说话不好听,但他的本意是好的啊),意义(有的事情看似很糟糕,任何负向事情都有他正向的意义,症状往往是种提醒啊,问题往往有它善意的提醒)
建构不是目的,目的是协助当事人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建构不能强迫,仅代表我们个人观点;建构出来的可以不说,可以让你更接纳,你看他的眼神一定不一样了,即使说出来,不是为了改变,而是给他提供更多的视角,不是要人家一定要接受,不以改变为目的,才有改变的机会;
(3)重新建构与阿Q精神的区别:重新建构是在事实依据上,并且最终是促进当事人的触觉;阿Q精神遇到事凭空想出来的,想完就没啦;
5.重新建构的方法:
虽然(负面)……但是(正面)……
我不确定……但是我确定……
至少,起码
从你的……,我看到你很在乎……
你这样做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
一般化(又叫常态化,正常化;具体话就是具体的去描述)
难得
6.语言的软化,就是加入一些不太确定的词语来表达,比如:“可能,往往,一般,通常,或许,我猜,……”,将语言软化就相当于,用棉花抱着小石头,用手递过去。
起风的日子,学会依风起舞,
下雨的时候,学会自己撑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