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日,也是一个工作日(劳动节调休),更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此时此刻敲下的文字是今天的记录,更是这一周的思考。一周前,接到了、看到了有关今年读书节的几个活动通知,有身边的,也有线上的,有校级的,也有国家级的,所以这一周都在思考,思考读书这件事。
然而,当我整理思路、敲下文字时,浮现在眼前的更多的是昨天在线上观看人教社青少年阅读教育论坛时五位白发苍苍的学者、作家的读书倡议分享,回响在耳畔的是他们说给孩子们的如何读书的话语。著名作家梁晓声、聂震宁,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原副理事长卞毓麟,北师大文学院院长王立军,五位大家让我敬佩,让我仰慕。关于青少年读书,他们语重心长的倡议感动着我,给我留下深刻的启示。
感动一: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我们耳熟能详,之前,每当想起这句话,我的心中想象的是年轻的、美貌的、富有书生气的人物形象。然而,此刻我看到了真实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样貌。隔着屏幕端详,五位与书相伴的老先生,两鬓银丝,安详静谧的面容里带着镇定的从容,厚重的自信。那是对文化的自信,对生活的自信,对人生的自信。走到人生的暮年,他们依然矍铄,依然充满生气,是因为他们书读得厚重,悟得透彻,更是因为他们心中的那份爱,对国家未来——孩子的爱,对教育的爱。
感动二:他们在做学问,为了孩子
王渝生先生和卞毓麟先生的分享都谈到了科普阅读。当下,孩子的阅读广度需要拓开,不止文学,不止专业,要培养孩子们的科普阅读习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王老爽朗的笑声、幽默的言谈让我久久回味其中。王老从自己的经历谈“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倡议大家要学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所有的孩子都天生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婴幼儿时期最为突出,看、摸、嗅、尝,每天睁开眼睛就不知疲倦地探索身边的世界。后来,发展了语言,开始无穷地问“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大人总是回答的有些不耐烦,但他们——孩子,却从不放弃地眨着眼睛一问再问。只是,慢慢长大后,这份好奇欲和探索欲被磨平了,磨没了。我们真的需要反省了。我们要保护孩子的探索和求知欲望,让孩子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学会。同时,我们要善于在活动中发现各色“人才”,培养人才。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他们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我们就培养什么,让他们朝向爱好和长处尽情生长。要培养孩子活读书,读活书,把书活起来读。我想,把书读活,就需要边读边做,把读来的知识实践起来,做起来,在做中理解,在做中懂得。
聂老分享的主题是:阅读力决定学习力。无独有偶,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一个人变聪明的事情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成长史。阅读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很重要。阅读力包括理解力、判断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我们要培养孩子具备良好的阅读力。聂老不止一次地提到:阅读力决定学习力。阅读力强了,才能相应提高学习力。从另一个角度说,阅读力也是一种学习知识的能力。
今天,在现场参加的读写团队建设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也带给我无尽的读书的力量。无论是团队展示交流,还是论坛式的分享;无论是老师的读书感悟,还是孩子们的读书成果汇报,都让现场的我们看到了,书,带给我们的成长的快乐。袁老师说“读书是到最优秀的人家里取做客”,何老师说“读书是生活所需,也是自我享受”。老师们说得真好,我想,说得好是因为读得好,他们真读书了,所以真感悟了。
读书日是一天,读书这件事却是一辈子要做的。让书香飘进生活的每一天,浸润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是你,我,他,要去追求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