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伤害,特别是孩子,受伤最大。如何保持夫妻关系稳固,父母应该做儿女婚姻稳定的基石。
我们国家特殊情况造成子女成家立业得依靠父母,这容易造成子女过分依赖父母,还容易产生父母干涉子女婚姻的情况,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导致婚姻破裂。
有一对夫妻,两女一男三个孩子,全都在老两口子教唆下离了婚,女人再婚更是困难,两个女儿待在家里的日子可真是不好过。
可他们不接受教训,最后小儿子结婚了,两人都是高中教师,还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本来家庭和睦幸福。可是由于老太太的掺和,儿子夫妻两人产生了矛盾,最后离婚。
主要是他们老两口子认为自己家庭好,他们当年是大城市下放到农村来的,改革开放后落实政策全都成了非农业户口,使他们产生优越感。
而两位女儿结婚对象都是农村人,他们地位变了,瞧不起农村人了,横竖不顺眼,让两个女儿离了婚准备另攀高枝。可是离婚女人情况复杂,再婚难度极大。
小儿子本来夫妻两人都是教师,非常般配,还有了一可爱的女孩,但老人重男轻女,希望要个孙子,可那时政策不允许,老太太教唆下儿子最后终于离婚。
儿子离婚后,很快又和一位女工再婚了,可是并没有如老人的愿,又生了个女孩,由于妻工作不好,又下岗了,经济窘迫,夫妻情感也不太好。
老人两个离婚女人最后也终于再婚了,可是再婚男人都不如前夫,年龄偏大,共同语言少,加上家庭关系多,婚姻关系勉强维持。
老人对子女婚姻家庭过分干涉,本意想维护自己子女的利益,为孩子幸福着想,结果却害了子女,在本来可维持或可挽回的婚姻关系上雪上加霜,把事情处理得更糟。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父母的掺和如果不公正,只能起加剧夫妻关系紧张的坏作用。夫妻结合就像家用轿车,还是原装正配的好。
夫妻关系就像家庭关系一样,有时是不能讲理的,夫妻恩爱就是硬道理。有些父母只偏袒自己的儿女,女婿、儿女就是外人,这种定位就错了,关系不可能处理好。
有一对夫妻还都是公务员,按说应该明白事理。儿子大学谈了个当地的女朋友,因为个子太矮夫妻两人坚决不同意,但儿子是独生子,从小娇惯,根本不听。
大学毕业后,儿子回家乡考上公务员,父母借机劝儿子从当地找女朋友,以他们家的条件,找事业编或公务员女孩没问题,可是儿子不听,春节跑到女朋友家过。
夫妻两人千方百计也没有阻挡儿子的恋爱,无奈同意结婚。因为女孩没考上公务员,结婚后就自己租房做生意,忙忙碌碌十分辛苦。
老夫妻两人原本就对儿媳不满意,看到儿子给儿媳洗衣服就很不高兴,批评儿媳不应该让儿子洗,说他长这么大了,都是父母给他洗,现在结婚了,应该媳妇洗。
结果因为这么点小事婆媳吵起来了,儿媳本来做生意累,千里迢迢嫁过来,公婆又不待见,气的大哭一场,回了南方娘家不回来了,走时带走了小孙子。
这一走就是半年多,儿子很不高兴,多次去请媳妇就是不回来,媳妇娘家非常富有,岳父是当地的房地产商,那里舍得宝贝女儿受气。
自知理亏的夫妻在儿子的逼迫下,不得已两人亲自到亲家去赔礼道歉,接回儿媳妇。回来后儿子儿媳就跟老夫妻分开过了,矛盾少了,家庭和睦幸福。
小两口也因为远离父母,不用吵架,夫妻恩爱,现有了一对儿女,孩子长得活泼可爱,聪明伶俐,惹人喜爱,更增添了家庭快乐,一家其乐融融,令人羡慕。
要是老夫妻一直不改变,继续阻拦干涉儿子的婚姻,怎么会有今天的幸福?要是不去接回儿媳,儿子另找一个,关系能处理好?会幸福吗?
明智的父母不干涉、不掺和子女婚姻情感关系,遇到子女夫妻关系有问题时只做指导提供建议,不做裁判,放手引导子女自己处理。
有位夫妻对待子女婚姻处理的就很好,他们对子女说谈恋爱选人品德第一,外貌看着顺眼、健康就行。家庭条件差点可以,但要有吃苦耐劳干事创业的能力。
他们跟子女说夫妻是两个人一辈子的大事,关键是白头偕老,所以决定权在自己好好把握。选对人,幸福一辈子。
有位夫妻处理儿女婚事就很好,让女儿女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干涉只帮助子女婚姻。而亲家公却一直不同意儿子的婚事,最后也没拦住,还和儿子分离了。
亲家公在广州经营一家公司,很富有,希望儿子在广州成家立业,他不同意儿子跟北方女孩结婚,想了很多办法阻止,包括送豪宅一处,介绍事业单位工作。
结果儿子没父亲的许诺和引诱,坚持和女朋友结了婚,一切都是岳父母支持的。岳父母有两处房产,给他一处好的作为婚房。
刚工作,岳父母就给他买二十多万元的中级轿车,而岳父开的是普通轿车。他在岳父母家得到了父母没有给的爱和尊重,夫妻关系一直恩爱幸福。
由于岳父母全力支持,从不干涉他们小两口,婚姻幸福,他工作也认真顺利,两年后就成为公司股东,成为高入员工。而他父亲因为干涉儿子婚姻,父子闹翻分离。
父母应该做子女婚姻的基石,不干涉婚姻就会子女婚姻幸福,全家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