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文/一方
深夜,月光清冷。我静静地站在窗前,只见窗外不远处灯火闪烁,一片繁华,生活井然。近日,心情颇为感慨,原来平静的心起初没有波澜,此刻却开始翻滚、沸腾,胸口堵得慌。十六年前,在家乡上中学,那时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不喑世事。
从小我就偏爱阅读,初中那时在城里的民族中学上学。学校没有图书阅览室,我经常走路去三角花园旁边的未来图书城看书,有时一头砸进去就是一整天,说看书也就真的只是看书。当时二十几块钱的书,就是等同于我一周的生活费,感觉老贵老贵了,有时寻到一本钟爱的书爱不释手,却因买不起而只能作罢了。那时,手里攥着紧巴巴的生活费,安排好每天的生活开支,掐指一算,也就所剩无几了。
十六年前的一天下午,我在书店无意间看见一本韩寒写的《三重门》。乍一看,还以为是写门的,“三重门”就是三道门。细看才发现,原来是写校园生活的思考、困惑与梦想。那个年代,韩寒是一代青少年的青春偶像,他不仅敢说敢为,而且才思敏捷。他的这本书,写出了莘莘学子憋屈良久的心声,一针见血,矛头直指被束缚的思维和身心的压抑。韩寒《三重门》这本小说,讲述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教育问题与矛盾,将一代青年的叛逆思想写得入木三分,以亲历者的视角冷峻又激烈地剖析当时教育的种种弊病,让读者顿感畅快,心头为之一颤,激起的思绪就像漫天的星星,一抹微光似乎照亮了前方的路,让人耳目一新,茅塞顿开。
十六年后的今夜,我又想起了你。这个时候,或许已经不是因为一个人,一本书,而更多的是一种认识升华后人生观、价值观。时移世异,时间未老,80后的青年在曾经“垮掉的一代”的嘘声中,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中坚、骨干,责任与担当挺起了这一代人的脊梁。在时光长河中,也许他们会越来越老,但他们身上的踏实、勤奋、责任、情怀永远不老。
离开初中的校园,已经十多年了。即使世事没有改变,眼中的校园也已然换了新天。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和以往相比,当前的学校教育似乎没有多大的改观,举着“素质教育”的大旗,实践着“应试教育”,注重成绩,忽视了品格。德育严重缺失,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依然是那样的棘手,那样的急人,问题与矛盾越来越尖锐和突出,愈演愈烈,潜伏着危机,催生着改革。十六年前,他用小说《三重门》剖析了教育的种种弊病;十六年后,依然存在着这样的弊病。当局者其实不迷,只是假装不知;旁观者清,但人微言更轻。虽然教育改革的脚步有些迟缓,只要在变,就有希望,“变则通,不变则壅;变则兴,不变则衰”。
古语有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个人都盼望着、渴望着,拭目以待,期望着今天变革中的教育,有一个更好的明天,这也是每个人共同的心愿。
今夜,我又想起了你,这是一个尚未实现的梦,等待着委婉地演绎下去。新的时代,教育革新也正山雨欲来,期待下一个天亮,梦如期而至,用喜悦把心灵灌溉。
(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请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