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荐大家读武志红老师的书——《为何家会伤人》,书中讲到了亲密关系,因为亲密关系处理不好又会影响到亲子关系。
这本书真的值得大家多花一点时间去读,边读边对照自己,想想如何去调整。书的前半部分讲到了一个核心内容:再亲密的人,他(她)也是另一个人。
找伴侣,还是找父母
我们多多少少会在原生家庭中有点创伤,在恋爱的时候选人就有了一个标准:要找一个理想父母。行为上就是经由潜意识我们看到喜欢的男人或女人,然后就会扮演对方心目中的理想父母。
我们内在知道对方需要找那个理想父母,对方也在潜意识里扮演着我们心目中的理想父母,所以两个人怎么看都对眼,都是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和公主。其实不是白马王子、公主,而是找到了理想中的父母,都是在找爸妈。
在我们理想中的父母面前,我们特别想做撒娇的孩子。那在恋爱期间,一方面潜意识里住着彼此的理想中的父母,同时行为上会退到童年时候——孩子状。
可是如果谈恋爱的时间过长还没结婚,或者是谈了一年就结婚了,突然发现这个男人和女人不像想象中那么好,玫瑰色退了以后,为什么觉得他(她)会变了一个人呢?
武志红老师在书中就做了分享,那就是当超期恋爱(超过很长时间还在恋爱),或者结婚以后,会发现原来觉得好的人不好。
那是因为步入婚姻后,我们的心里面还是那个期待完美爸爸妈妈的孩子状,所以在这个时候当你和理想中的他(她)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了以后就发现了他(她)很多的缺点,开始多了无名的指责。
为什么会指责?
1.幼时指责的爆发
小时候受了伤害,不敢去指责,可是现在你已有了能量,已是成人了。可是小时候的伤痛还在,所以婚后我们就开始指责伴侣,指责越来越多、需求和渴望也越来越多,导致对方的压力很大。
潜意识里,你还真是把伴侣当成了爸爸妈妈,只不过由原来的理想父母变成了现在的现实父母。所谓的现实父母就是曾对你有过伤害的现实父母,因为你现在有了力量去反驳了。
2.发现伴侣并非如你所想
你仍然把伴侣当父母,可不再是理想中的父母,而是成了对你产生过伤害的现实父母。所以你就开始指责他(她),他(她)也会指责你,所以就有了婚姻的第二阶段——你错我对。最后甚至造成两败俱伤,进入了冷战,而有的导致了分离。
不管是婚姻分开,还是恋爱分开,就又一次让我们开始伤痛,那种痛就正如童年时爸爸妈妈给我们的不经意的分离的痛一样,我们就再一次体验到痛,所以就进入了一个不好的轮回。
看见对方
就像武志红老师书中提到:另一半首先不是你的理想父母,他(她)也没有义务做你的理想父母,同时也不是你的真实父母,他(她)是另外一个人。所以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学到的第一步就是要看见对方。
虽然我们每一个人步入亲密关系,无可逃脱的第一步都是找父母的过程,但是先知先觉的男人或女人会知道尽早结束这个旅程。
四步反转
那如何反转,如何解套这样的问题呢?我认为有下面四步是我们可以去体验的。
第一步:要自己问自己
通过写冰山日记去问自己两个问题:
一、我指责伴侣的部分是否是我憎恨父母的那个部分?
二、我向伴侣要的期望是不是爸爸妈妈没有给我的那个部分?
然后列出来,思考你要的是什么,你恨自己的父母没有给你的部分是什么,或许是陪伴,安全感,存在感,宠爱,价值感......
第二步:明白再亲密的伴侣都是另一个人
当你发现原来是这样的游戏,那你就会停止指责了,同时立即停止让对方喂养自己,停止去找理想中的爸爸妈妈,自己要给自己心理营养。
随后的就是我们要做的两个创造。
第一个创造是你在能量方面的创造,先彼此拿到平衡的能量;
第二个是等能量层面创造,在现实生活中和伴侣做亲密的沟通。
怎么沟通呢?
先承认自己把伴侣当做了爸爸妈妈,跟他(她)说对不起,告诉他(她),我找爸爸妈妈的游戏结束了。
同时要向对方说:你的爸爸妈妈欠你的,但是我不欠你;或者说你担心我像你的爸爸一样不负责任,暴力或者外面找女人,我不会;你担心我像你的妈妈一样没有给你足够的爱,但我也不是你的妈妈,我也不欠你。
第三步:彼此承诺
彼此要说:虽然我不填你的坑洞了,再也不做你的代理爸爸妈妈了,但是我仍然会爱你。而此刻的爱是亲密夫妻之间的爱,是一种没有暇质的男女人之间的爱——我依然会照顾你,宠你,尊重你,爱你。
第四步:你单独做能量
这是亲密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仪式,同时找一个合适的时间、空间去和另一半完成这个仪式。完成之后,我相信你们终有一天会变成真正的男人或女人,内在的小孩就长大了,你就合一了。
最终亲密关系就会让你真正体验到什么是甜蜜,恋爱到此你就明白:恋爱和婚姻的真正意义不是两个孩子黏在一起互相找爸妈,而是我们的伴侣是独立的成人,你也是独立的成人。
你们在一起是两个成年人的游戏,婚姻是两个成年人的游戏,又独立又亲密,是一种互赖。这个时候,我相信你们的爱情才是百分之百成年人的游戏,才是正位的亲密关系。
觉醒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前行,让我们继续学习、践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