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
学习的时候不仅仅只有学习的表面动作(动眼,动笔,动手),还学要思考(动心)。同样放大一个视角来看,学习不仅不仅只是看到一个信息,收到一个知识,新学到一个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把信息,知识用到自己的决策中来,让自己的决策变得刚好,从而带来更好的结果,同样的学到的理论也要能用到日常生活中,工作办事中。也只有这样,用学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学习对人生成长才有效果;用行动的结果来反馈理论的可行性,对理论进行思考,不断的总结,在进行应用,不断的过程,就是让自己的学习效果加速让自己变得更好。
知行合一是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王阳明的成圣的立道之基石。
从小的角度,个人学习来说也是如此。李叫兽的学习体系的本质也是运用了知行合一。知:任何事物背后必有道理。行:这个理论(道理)还可以用在什么场景下?这个理论(道理)可以改进我的那些行为。
听见如此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在于道理,而在于我们。我们知道了道理,然而没有按照这个道理去行动。所以,最好的就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后,要理解这个道理,然后去用在生活中。这也就是我的学习第一性原理。
具体如何做到呢?第一基石假设:核心概念(知)。
看一个人是否聪明,就在于脑中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看脑子里面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李笑来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正确的把某个道理(理论)进行应用到生活中,原因就是我们不知道怎么使用。背后的核心是没有清楚的知道这个理论的准确的概念以及如何使用。所以,必须要抓住这个道理的核心概念,这是知最重要的。
概念是什么?是对某个事物(抽象或具体的)的清楚认知。简单来说就是要清楚知道:
它是什么,不是什么?
它和什么东西很像,但在那些地方完全不一样?
它可以用在哪里,不可以用在哪里?
在用它的时候,怎么用是对的,怎么用是错的,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比如:财富自由,这是一个所有人都想实现的目标,但是没有多少人去正确理解其中的核心概念:财富自由。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认识,百度百科也都有定义:财富自由就是值自己无须为了生活的开支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而从真实的角度来说:我们要的自由,本质上是时间的自主权(因为有多人财富能满足自由,然而时间也不自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笑来老师定义“财富自由”:指某个人不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的必须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这个简单,准确,也能指导实际生活。比如,善友教授现在可以自由看书,然后研究,是因为不用为了满足生活的必须而去出售自己的时间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大多数为了满足生活必须必须要去工作。当我们清楚这个核心概念之后,就可以知道财富自由根本不是我们的终点站,因为那只是一个里程碑,在那之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我们清楚的知道了某个概念之后,就可以根据这个概念演化出案例,演化到实际生活中。在演化中如果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结论一定正确。所以,如果一个核心的概念是正确的,那么演化出来的案例就是正确的。
比如:采铜老师在《精进》一书中,举了一个案例。在看到一篇文章后,就抓到了一个核心概念。“本质安全性”,当老师把这个概念进行深入了解的时候后,就开始进行多方面的演化,在思考有没有“本质娱乐性”“本质信任度”“本质健康法”“本质智慧术”“本质和平”。
之前和同事聊天也是如此,同事刚开始给大家讲去中心化的案例的时候用了土豆播种的案例,简单来说就是把一个土豆削成六块,然后播种,最后得到很多土豆,他认为这就是去中心化。不管讲的如何,但是核心概念错了,演化的案例也就错了。
其次是概念之间的关联。很多时候就是我们把概念之间关搞错了,也就把事情看错了, 和容易就耽误了我们一生。
比如“快速成功”就是“快速”和“成功”关联错了,以至于追求成功学,然并卵,打了鸡血过了几天就没有什么用。如果“快速”和“入门”之间关联,就有必要,学习任何一个技能在入门的时候就需要快速入门,就是找到核心的套路,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从笨拙走向熟练。
比如当我们把“升级”“成长”“进化”“自主”“学习”关联到一起的时候,我们就能变成另外一个物种,这是一个不断成长进化的物种。
我们在以前上学的时候,如果说对某个概念没有理解清楚,我们也就不会做题。因为一切的题目都是根据核心的概念推导而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同学认为很简单,有些同学认为题很难。认为题简单的同学,对概念理解是非常的清晰、正确、准确,所以所做的题目以及最后的答案也是正确的,如果当我们没有对某一个概念理解清楚的话,那对于这类的题不会做以及所涉及到很多概念的一些综合性题目,也就往往就做不出来。
所有的简单的题也好,还是综合的题也好,都是从一个概念或者说几个概念灵活运用的。所以,我们需要抓住最核心的那些概念,把这些概念理解清楚,搞明白,也就一切都简单了。
比如到学三角形内角和180时,这个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运用?已有的案例是如何运用的?如果我们自己用这个概念也编一道题如何去编,也就是可以演化出来那些案例以及理论?如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和那些概念能关联到一起,对我们实际生活有帮助?
第二基石假设:至践则无敌(行)。
掌握一个核心道理之后,是如何对这个概念进行应用。都说写作很重要,但是只有少许人在行动,用输出促进输入。
当我们掌握一个概念之后,能清楚的知道这个概念是什么?如何应用,能在哪里运用,就会形成天然的方法论,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去用方法论实践。
比如善友教授在学习了芒格的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以及构建跨学科的思维框架之后,就着手改善混沌大学的课程,每一节课程都是一个不同行业的思维框架。用好的方法把最重要的内容交给混大学生。
得到专栏的《通往财富之路》中讲到了投资的一些的方法,一些概念:复利,定投,创业,避险,预测。把这些概念关联在一起就是知道正确的策略定投这个时代的具有成长率的头部效应公司,也给出一个简单的组合:G(谷歌)A(苹果)F(Facebook)A(亚马逊)T(腾讯)A(阿里巴巴)组合。从年初到现在为止,这个组合的回报率平均在35%以上,也就是说年初有100万,睡后收入在35万以上。
目前的践行方法:大量看书,学习课程,然后通过007不写就出局输出和别朋友聊天分享。投资的理论也是在通过二级市场践行。
方法论:刻意练习。
用刻意练习把概念和行动组合起来,让自己达到知行合一,让人生加速发展。
刻意练习的三个步骤,创建一个模型,刻意训练,立即反馈。
构建的学习模型就是抓住一个核心的概念,对这个概念和演化以及关联进行大量的刻意训练,然后给别人分享促成一个反馈的过程。反馈的过程是通过和别人聊天互相分享以及写作输出来实现的。
得到的例会上,罗胖讲过用概念谈事,在谈一件事情的时候,用概念去讨论。因为概念是核心,是本质,不是事物的表象。
所以自己也就做了一个表格,在自己平常看文章的时候,把核心的概念提取出来。一个表格左边是概念,右边是概念的内容。然后在平常写作的时候就通过几个概念来演化文章。
备注:
用核心概念去刻意训练的学习也有界限,最好的就是用在技能,一些实用性的学科学习。对于一些抽象的哲学,宗教的学习还是比较难。不过,还好不是一个锤子,否则就是见到任何东西都是钉子。
所以自己还要通过大量的看书不断的升级自己的第一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