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有过撒谎的经历。所以不要给孩子贴爱撒谎,不诚实的标签。即使是孩子真的撒谎了,也不能说明孩子人品有问题,他只是遇到了困难还需要我们的帮助。
撒谎的四种情况:
一:害怕受到惩罚。孩子做错事情,让别人指责了.心里很害怕,我们倾听孩子,等孩子情绪平复以后,让孩子有勇气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很多时候,孩子撒谎都是被父母的问题逼的。有撒谎的,孩子,就有逼孩子撒谎的父母。多注意沟通方式,别问一些别人没办法回答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要……?你怎么想的?你到底想怎么样?等等
二:逃避不愿意做的事情。孩子说的是真的假的不重要,撒不撒谎不重要。专注点:孩子在这件事情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倾听孩子,发现困难,然后看看如何帮助孩子
三年龄小,分不清楚想象和现实。3到5岁,背后有一个爱问问题的父母。父母总是爱问问题,唤醒孩子过度思考,可是孩子思维水平发育没到那个水平。孩子就会用想象来回答。措施:少问问题
四:赢得关注。
赢得父母关注,多关注就好
赢得众人关注,看破不点破,给孩子保留自尊
父母不攀比,孩子一般没问题。
第44课作业:
1、复习孩子撒谎的四种情况以及处理方式
第一种是孩子害怕被惩罚所以撒谎,这个时候我们要倾听孩子,抚平孩子的恐惧,孩子自然能学会自我负责;
第二种是孩子逃避不想做的事情,所以撒谎,这个时候我们也需要倾听孩子,同时核实情况,看看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看如何帮助他;
第三种情况是孩子太小,分不清想象和现实,这种情况我们听着就好了,同时平时少问孩子问题,不要逼着孩子去想象;
第四种情况是孩子为了赢得关注,如果是为了赢得我们的关注,我们就平时多关注他,如果是为了赢得别人的关注,我们看着就可以了,不需要干预。
2、回顾一下孩子是否曾经有撒谎的情况呢?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想想孩子行为背后真实的需求是什么呢。
偶尔撒谎,我以往:指责孩子,问一些孩子没办法回答的问题,实则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还会给孩子贴标签。孩子撒谎是怕我指责。
3、听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呢?
最有感触的就是我的提问模式,让孩子不抵抗都不行,带有指责。容易引发孩子对抗情绪。
孩子昨晚跟小朋友玩的时候,假装自己是栏杆,堵住小朋友的去路,让小朋友刷卡,小朋友冲过去,他没躲闪,手在墙上蹭了皮。心里有点委屈,愤怒。然后和小朋友吵架了,对着小朋友吐唾沫,爸爸看到了,训斥了孩子。我拉着孩子进门,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
孩子:都怨他,把我碰了
我:看来你很生气呢,来,妈妈看看,疼不疼。倾听孩子
孩子:我以后再也不跟他玩了
我:生气的都不想和他玩了?
孩子……显然还是很生气,但不说话了。我就觉得倾听不下去了。
我:你能说说,你们发生什么事情了
孩子:他打我
老公:你别撒谎,我可是都看到了,撒谎看我怎么你呀?
我:你说说,妈妈听听发生什么事情了?
太着急,应该拉开老公身边,继续倾听,孩子被爸爸骂了,心里一定很委屈,很害怕
孩子:……说了半天我也没说清楚。拉着孩子,你过来,咱们俩演示一遍。
弄清楚之后,又开始进入了说教模式,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不带任何批判
我:小朋友冲过来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会弄伤你的手,如果是妈妈,妈妈也想不到呢,那你呢?
孩子:就是他害得
我:不是他害得,如果下次有人冲过来,你就拿来手,他就撞不到你了。
在孩子情绪还没有完全平静时候去说教。倾听孩子,抛出去一两句话,没看到效果,开始提意见,说教
觉察:孩子是我以前自己的沟通模式,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去指责别人。我需要特别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