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本古籍——《论衡》。这本书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包括人。这种“气”有阴气和阳气,有有形和无形之分。人和万物的生命都是“元气”的凝聚,死亡则是回归元气的自然过程。书中认为,“天乃玉石之类”的无知的东西,万物的生长是“自然之化”。人和五谷不是上天创造的,而是“气”的“自然之化”。
这本书的宇宙观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宇宙观,认为天地合气,物自生也,及其成与不熟,偶自然也。书中也论述了社会历史发展,从客观物质的力量出发,否定了“天”和“人君”是历史发展的力量,否定了“德”和“道”及“天不变、道亦不变”。虽然有唯物主义因素,但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归结到“时”和“数”上,否定了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和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论衡》不仅对汉儒思想进行了批判,还吸取了先秦以来各家各派的思想,对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都进行了评述。因此,后人称《论衡》是“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古代小百科全书。
尽管《论衡》受到时代局限,但它敢于宣布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敢于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敢于向孔孟的权威挑战,并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历史上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的。它对今后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家觉得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