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自驾游是源于7月中旬Camping时朋友的一个提议,问我们是否有兴趣和他们一家人作伴在8月27日那周一起去美国参观学校。他们的老大还有一年就要高中毕业,很快面临择校问题。对我们的孩子们而言是几年后的事情,还早着呢。只是我们从来没有试过去美国自驾游,而且时间相对比较长(差不多一周), 自家孩子正好建议开学前能否来一次家庭自驾游,不谋而合所以很心动。但不太确定是否能成行,因为我家领导的护照要续期,而且他的假期是否能批下来。到了8月13日,护照续期已办好,假期也批准了。离预定出发时间还有两周,这时候我们两家才开始讨论行程安排的事情。因为都没有经验,所以我建议大家都去收集一下信息。几天后,朋友家的老大做了一个很详尽的计划,每天参观什么学校,在哪里住宿都写得很具体,看似一个非常繁忙的行程。刚准备好好研究确认,结果朋友因工作原因,咨询行程可否推迟到九月。这时候我很痛恨自己不是自由职业者,假期不能随意改,没有时间的自由!真的很遗憾不能一起去,但是很感恩,因为这位朋友成就了我们的亲子游。赶紧的,我家领导负责筛选学校和确认车子状况,老大马上被指派负责修改行程安排,了解和在网上登记学校的Admission Session和 Campus Tour。可怜老大被坑了一把都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对美国不熟悉,他的爸妈都不是藤校迷,不常Promote藤校,所以他对藤校是啥没什么概念。但是被指派任务也只能听话照做。我负责Packing List 和Hotel booking。老二老三负责打包好自己的物品后再看看有什么要帮忙的。然后,在孩子们还没搞懂为啥要去美国参观这些学校的情况下,打着自驾游的旗号,我们轻装上路了。
路途中,很自然和孩子们谈到了美国的公路状况和加拿大的比较,由公路到公路收费,由修路工人(有好些是女性)和酒店入住状况到美国经济,由校区环境到当地经济发展和治安问题……我们的行程是每天换一到两个城市,至于是否游览校园以外的景点和安排其他活动,由孩子们协商后向我们提出方案,我们按时间的灵活性作最后决定。我们没有提前做很多很细的计划,就是希望渡过一个随意轻松的假期。更希望让孩子们更多的暴露在真实的生活环境里,学习如何尽快适应和调整,然后重新制定一个新的可行性方案。学习协调过程中,看到他们对新事物不了解的焦虑不安,因意见分歧而争吵,因达成共识而放松喜悦。对于很多小事情,从开始时我们开口要求帮忙,到后来有意识主动帮忙,如每天装卸搬运行李,入住后把物品放置好,离开酒店前收拾干净并全部检查一遍;每次入住新的酒店,因为房间的Setting 不同,要协商床位安排;有时候简单的事情,我们会让老大去和酒店的工作人员打交道。除了学习协调,还更多的学习如何用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去接受和对待自己/别人犯了错误(因为发生了好几次走错路或者指错路的情况)。
这次旅途收获了一些小惊喜。第一,我们最后一晚住的酒店从标准间被Upgraded 到包含一张King size和2张Double size床的套间,原价应该差不多每晚500元美金,实际上我们只付了100多加币。我现在对如何订旅馆更有心得。第二,家庭观空前一致。当我问如果你可以选择,你会选哪个学校?无一例外的,所有人包括九岁的小弟弟都选择了同一个学校 - 耶鲁大学!为什么?原因可能各异,但绝不是因为它的名气。我们都喜欢它那种以人为本的氛围和设定!第三,从不同的角度对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有了新认识。没想到老三喜欢古典台灯,被它的外形设计和色彩所吸引;老二对百年经典油画很感兴趣,把喜爱的画都拍了下来;老大对地理环境很敏感,方向性很强,路途中一边研究地图一边充当半个GPS。这次旅途也造就了一些突破。我家领导首次完成超过2300公里的驾驶记录;我的年度梦想版设定的家庭旅游目标已提前完成!
我们这次行程参观了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没有事先太刻意去Promote这些学校。因为在学校的Info Sessions里都会有介绍,希望孩子们带着一种好奇的心情去了解。如果他们感兴趣,我很肯定这些互联网新生代自己会上网查看。我们此行目的只是想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打开眼界的机会,让他们知道未来努力的方向可以多一个选择。学校的历史背景渊源文化就不多说了,网上都有。但是 Campus Tour 很值得参加,导游通常都是学校在校学生。我们可以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更多真实的校园生活,如为什么他们会选择这个学校,遇到什么挑战,如何选课/专业,校园体制对新旧学生互动的影响等。走在绿意盎然的校园小道,觉得美国对高等教育确实很重视。有些学校是位于寸土尺金的闹市区,但是百年校区依然保护得很好没有被侵蚀,每栋建筑都有它的故事,学习和生活在这样的优美和安静的环境里是一种享受!我们还留意到校区里看/使用手机的学生很少,更多的是结伴行走或者围坐一起讨论。这种现象让我们反思:当学生们专注在知识水平的提高时,手机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高层次的学术支持;当学生们开放自我,与人更多的面对面交流或者融入团体生活,靠手机沟通的依耐性已经减少。我们经常说手机只是一种工具,如何有效利用,如何引导孩子们去使用,我们真的可以选择。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希望。
五天的旅途结束了,一过了Buffalo的海关,马上体验到加拿大的友好气氛。大家都觉得回家的感觉真好!孩子们说这些都是好学校,其实加拿大的大学也不错(这点我们也很认同)。孩子们问你们希望我们进这些学校吗?我和领导都一致认为成绩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好的品质才是无往不利的宝贵财富。无论你们未来选择进入什么学校就读,我们都会全力支持!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所热爱的,愿意为此而付出行动和努力的目标和梦想!作为父母,我现在可以做的,就是努力走出舒适圈,突破自我,每天进步一点点,努力成为孩子们人生的导师,伴随他们一起成长!梦想一定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