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一个问题。每日坚持运动、崇尚轻食主义的我,每次回娘家却总是不自主地绕着零食罐打转。那时的自制力往往处于崩塌的边缘,虽然表面上与家人谈笑风生,心里却只等女儿“嘶啦”一声扯开薯片的包装。那令人震颤的声音如同巴甫洛夫的铃铛,让我即刻中断嘴边的话题,如月满之时的狼人一般向女儿猛扑过去,望着她那怯生生的小眼神,安抚地摸摸头,抢先掏一片薯片放到自己嘴中。
是母爱的温暖使我对垃圾食品放松警惕,开始关注即时满足感带来的短期收益?还是触手可及的零食增加了自我克制的阻力,使我更容易跌进饕餮的漩涡?翻开《心商——测出你的心理软实力》一书,我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先天携带了一种食物成瘾的基因。书中《蛋糕成瘾者》一文指出,食物成瘾和药物成瘾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这种成瘾性不仅会遗传,而且往往会在同一个家庭里同时出现。这或许可以用来解释我们全家人发胖的原因,以及我回到娘家之后的反常行为——即使我已经通过多年努力克服了购买垃圾食品的欲望,达到了食物成瘾的生理戒断,但每当回到那个零食随处可见的环境中,心理上的戒断反应便会将我重新逼上绝路。
读到这儿,我想,在这个Q文化盛行的时代,似乎有必要关注一下自己的心商(Psy-Q)了。虽然我从未奢望成为一名神秘的心理学家,但我完全可以通过心商的提升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发现那些莫名其妙的行为背后隐藏的另一个自我。《心商》一书由91个心理学小短文组成,其中包括各种测试、游戏、谜题、图片、问答甚至笑话。不同于一般的流行心理学读物,这些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背后,包含了大量发表于《自然》、《哈佛商业评论》等权威期刊和《魔鬼经济学》、《路西法效应》等畅销读物的研究结论作为支撑。对于一个心理学的门外汉而言,这样深入浅出的作品无疑是最好的入门导师。
当然,作者Ben Ambridge本来就是利物浦大学的心理学高级讲师。除了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外,字里行间还随处透着令人忍俊不禁英式幽默。一本科普读物虽则无法令人变身为业内专家,却能使你曾经的那个车水马龙的世界,多了些微不一样。比如现在,我可以在如厕无聊时,翻开卷纸盒盖研究一下卷纸的放置方式(手纸的接头在上部还是底部),以此推断保洁大妈的脾气秉性;也可以克服“亏损厌恶”,在旁边车道汽车飞驰而过时,淡定地做出不并线的决策;更可以通过和陌生人聊爵士乐和重金属,来判断他的政治倾向……在这样一个高考过后的燥热的暑假,或许我们真的应该读点轻松有趣的好书了。
至于文章开头提到的薯片成瘾难题,作者在文中也给出了有趣的建议。只需每次将第七块薯片更换颜色或口味,人们的平均食用量就可以减少一半。这就像是给吃薯片标注了进度条,虽然大多数人一次仍会吃掉三份左右,但总比不知不觉造完一桶要强得多。所以那些像我一样“一旦开盖,吃个不停”的朋友,不妨先将袋装薯片换成桶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