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国——战“疫”献芳华
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定会记得有这样一群姑娘们,她们战“疫”献芳华!
从年初开始武汉封城,到现在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恢复正常,抗击疫情已见曙光。在这段时间内,摄影记者为我们留下珍贵的影像。每一次快门,都是这座焦点城市的一个剖面——记录下城市由沉静安宁到活力复苏的街道,和形形色色奋斗在疫线的人们。
每一张照片与每一段影像背后,都有一个不该被遗忘的故事。请原谅我单薄的笔触,记录不了太多那些厚重而让人动容的事例。在此我暂且聚焦于抗击疫情中那些无畏坚强、义无反顾的姑娘们,她们的语言,她们的事例,那一帧帧的画面,深深触动了我,直击我的内心深处。
·一群90后的姑娘们
一个数据显示,援汉医护人员中有三分之二是女性,其中,有不少是90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她们用奋斗书写一曲曲青春之歌。始终忘不了这一幕幕:原来那些面容姣好的姑娘们,脸上多了一道道的血印,甚至压出了水泡,那是防护服、护目镜与口罩在她们青葱的面庞上写下的深深印记。她们心中何尝不藏着年轻姑娘的浪漫,但她们在这场战役中无畏、坚强。还记得一双抗疫一线90后护士的双手,那双终日被消毒液与酒精浸泡侵蚀的一双伤痕累累的手,不仅是脱皮,手背上是一道道血痕,手心里的皮肤褶皱着,像是树木的年轮一般……其实,不仅是这些姑娘们,几乎所有的一线医护人员仿佛都在突然遭受岁月的猛烈侵蚀一般,面庞、双手、皮肤在承受着,身心也在承受着不一般的考量。
·“向死而生!”
还记得这样一段视频。一位驰援武汉的医生,在患者突然狂躁,扯掉吸氧面罩,拔断输液管,从床上往下滑落之际,冲过去抱住那位患者,用手轻轻拍打安抚,使病人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在义无反顾踏上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前,有人问,“我们要不要立个遗嘱”,她沉默了几秒,说了一句话,“向死而生”。这应该就是作为医生都有的职业本能吧,有风险,也会去做,不幸传染,也无怨无悔。不经雕琢、朴实无华的话语中,闪烁着大医仁心。
战“疫”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拔河,他(她)们想的是能救治更多的病人。我还记得有那样一张照片:高强度连轴转后,医护人员们就地并排躺下休息。医院里很安静,仿佛听得到生存或死亡残酷搏杀的寂静之声。那一刻,我相信看到这一幕的人们,都不禁潸然泪下,无语凝噎。目睹他(她)们在抢救和保护人们生命时的无畏与牺牲,多么想把所有的春天都送给他(她)们,因为没有他(她)们,就没有春天。
“我愿意为你挡在疫情之前!”
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必将胜利!因为我们有这样一群冲锋在前、不畏艰难的白衣战士!她们当中,不仅仅是铮铮铁骨的军人,现在更是换上白大衣的铁血战士,不论是白衣还是迷彩,她们都是最美的模样!“我没成家,也没照料孩子的负担,大家都在战斗,只有在战场上,我才能安心过好年”“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本来处处都是战场”“我是党员,也是军人,名字就不说了吧,我愿意为你挡在疫情之前!”
作为一名医学生,这些勇士们的字字句句让我产生共鸣,耳边响起了踏入医学殿堂时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词,那掷地有声的铿锵字眼直击每个人的胸膛,提醒和激励着我们不忘理想,坚守初心。从卡点值守的共产党员先锋岗,到挨家挨户登记调查的社区网格员;从晨练时救助晕倒在地小区保安的大学生,到寒风中指挥调度防疫物资的交通警察,疫情期间宅家日常生活中,各个行业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点点滴滴,让我迫切的想着也要帮助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主动找到社区,终于成为了一个疫情防护志愿者,负责进出小区人员的体温检测和外地人员排查登记等工作。最忙时每天要来回穿梭小区十几个来回,虽然劳累,却感到精神的富足和充实。
·希望与曙光
我们在漫漫长夜中相拥取暖,直到等来真正的曙光。方舱内病房外,病人们在医护人员的带领下跳起了广场舞。病房内,阳光洒满房间,一位病人在温馨日光中静静读书。
前些天,武汉方舱医院休舱,关门大吉!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陆续离开武汉。
此刻,我们更加相信,全力以赴必将早日夺取抗击疫情阻击战的胜利!打赢疫情阻击战,“我们”都是战士。青春芳华,在磨砺奋进中绽放别样璀璨。举杯吧朋友,畅饮庆功酒,我们共欢笑。
回首往昔,情谊悠悠。离别之际,依依不舍。下一次来武汉,记得去吃一碗热腾腾的热干面,记得去武大看樱花,记得去江汉路坐知音号,去东湖坐缆车,去司门口走长江大桥。
武汉的樱花,在迟来的春天中,开得更美了!
临床医学院19医学影像技术1班付文研学号:1019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