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春郊游,扫墓祭祖,缅怀先烈。历书说:“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放假,因为有点事回了趟老家,有幸赶上了一场清明会。清明会,也就是认祖归宗,天南地北的人因为同一个姓而聚在一起祭祖,吃饭,谈谈家族的历史,增强家族认同感。
我不知道这只是我们这边才有的习俗还是全国各地都有,印象当中小时候经常会听到很多人说去参加清明会,但近几年几乎没有再听说了。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差序格局,是一个熟人社会,人际网络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逐渐向外拓展的同心圆,所以家族的聚会是拓展人脉的一个好机会。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自由,城市化的演变,使得家乡逐渐成为一代人的回忆。家乡与家族唇齿相依,现在唇亡了,齿当然也进入寒冬,所以像这种家族聚会也逐渐消失。而90后甚至几乎都没有家族家乡的情结,信息的发展更使得面对面交流成为一件奢侈的事,又怎会对这样的聚会有热情呢?一个没有传承的活动必然走向灭亡。
便捷的交通缩短了空间距离,流畅的信息模糊了时间差,却没能连接人与人心之间的交流。差序格局的社会被打破,血缘纽带下的同心圆式人际关系也将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家乡的无感。虽然我的童年是在老家度过的,即使那只是一个小县城,也没能逃过城市化的劫。其实让人感到陌生的并不是它的外表,而是人心。乡愁这个词,是70后,80后的记忆,对于90来说,吾心安处即是家。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说花钱请人去替自己扫墓,我觉得好笑。清明节是要祭祖扫墓,但有时候的确是回不去的,心意在就好,何必非要执着于形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