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之唯美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古往今来众口交赞《水经注》里文笔最美的段落,颇多传颂。
若干年以前,公干去到宜昌,古称夷陵,一座江城,大江汤汤,云天寥廓,且宜昌与传说中的三峡近在咫尺,惜光阴短暂,竟无瑕一往,至叹息暨神往至今。
近日偶得一本老书,《水经注校正》,试读《江水》,几多拍案。现摘录若干字句并试译,再次体验体验郦道元先生的唯美山水吧。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尝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
长江又向东流去,流到了西陵峡,宜都地方志里说自黄牛滩起就进了入西陵地界,从这到西陵峡的东口,有一百多里水路,江随山势,迂回曲折,两岸高山耸立,重峦叠嶂,如果不是正午和午夜,你在船上抬头,看不见日月,绝壁入云,高达千丈,崖壁色彩斑斓,形状千奇百怪,像牛像羊,像狮像虎,江畔高山,多生奇松怪柏,高大茂盛,森郁盎然,只有在冬春交替之际,林木才有些凋零。秋霜忽降,猿鸣清冽,响彻山间,绵绵不绝,其意悲凉。人们所说的三峡,这是其中之一。前宜都太守袁山松说道:曾经读书及听他人说三峡里的水流速很急,大家在江上的时候光顾着害怕和小心了,没有人能领略,或者说也没人说的出来山川的壮美来。现在我亲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了壮阔雄伟,来了以后才深切体会到了欣喜唯美,才开始相信耳闻不如眼见这句古话啊。这里的山峰耸峙,重重叠叠,林木繁秀,气象万千,山石雄奇,千姿百态,这实在是言辞无法表达到位的,而且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林木肃立俨然,苍翠赫赫,江上波涛汹涌,林间云气升腾,蔚为大观,高天之上的绚丽彩云不过是山水的表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