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怎么说呢,
内容重点放在苏东坡的人生际遇上,内容很翔实。
如果是想了解苏东坡的人生境遇及为人,
的确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但是,如果是想了解更全面的历史背景的话,
这恐怕就值得商榷了。
林语堂可以说是一个狂热的苏粉,
所以在探讨诗词书画,儒学道家这一块,
一些形而上的分析很有意思,
但在写到一些与苏东坡相关的人物及历史事件时,
至少在我看来,观点难免有一点偏激。
在我看完这本书后,这些观点大概可以概括为:
“但凡是欺负我苏苏的,都不是好人,我苏苏不看好的事,都不是好事!(这里加一个愤青傲娇脸)”
譬如在写到王安石时,
能明显感觉到一种“踩石捧苏”的意味。
对于王安石变法这件事,
全盘否定,支持变法的人全都是奸佞小人。
在林语堂的笔下的王安石,
似乎一生就从没做过对的事。
这就让我很疑惑了,
怎么可能有人一生都没做过对的事!
是我没见过世面还是该死的夸张修辞啊。
有疑惑自然得解决,
只好去翻其他关于这段历史的资料,
果然在其他人的著作里,看到了不同的声音。
这是很有趣的事,
一段历史或者说一个人物,
居然有这么迥异的看法跟观点。
所以又斥巨资购买了
王水照版的《苏轼传》和梁启超的《王安石传》,
这得好好感谢林语堂先生,
让我的书架上又增添两本书了哈哈。
本来也想顺便买来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看看,
但真他妈贵,考虑到家境贫寒,遂作罢。
由这书带给我的疑惑,
让我有了一些无关痛痒
但却认为值得思考跟讨论的问题,
譬如在看书这个问题上,
每本书都是作者的费尽心力之作,
所以其中自然会有很多
作者的写作观点、思维方式、主观判断。
那么读者在阅读时,
是跟着作者所设定的主观想法背景下一路读下去,
还是应该保有自己思想的独立性,随时提出异议呢?
更进一步讲,
即当读者在阅读中出现与作者观点相左的情况下,
又该怎么去判断界定呢?
作者就是对的,读者就一定是错的吗?
这大概是关于思辨能力的问题了。
举个例子,就像现在蓬勃发展的自媒体行业,
每个人都可以有发表言论看法观点及见解的地方,
这使得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新闻细节
和其他观点看法,这的确是一件好事。
但自媒体行业良莠不齐,
虽然不乏有优秀的创作者,
但也有部分自媒体为了流量盈利,
传播不实信息,奇葩言论,
关于此类的事已经不胜枚举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我们往往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真相,
但倘若我们不加以判断思索,全盘接受的话
这恐怕跟被牵着鼻子走的牛没什么两样。
总而言之,
读书无外乎是为了消遣无聊时光跟增长见识。
阅读中保持自身思想的独立性,
即使是有跟作者相悖的地方,
也可以让我们去思考一些原本没留意过的问题,
这也算是读书的乐趣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