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是被两件事苦恼着,一是躺在银行卡里的数字,另一是现在坚持的“逸小文”是否要继续。于是负面的情绪总是反反复复。
看别人公众号做的风生水起,一篇文章洋洋洒洒几千字,无数转发与点赞,超高阅读量,再看自己文章相比下星星点点,哪有什么燎原之势。
不能保证更新速度,还要承受没有素材和灵感带来的内心折磨。逼迫自己的时候有着深深的无力感。
有人在公众号后台谈合作,问我的粉丝量,告知后人家直截了当的就说“粉丝量太少,发不了”,徜徉而去。
今天,固定日子的不固定数字进入了银行卡,让我再次觉得,这是搞什么啊,正经本科大学出来的,一年不如一年了。当初跳槽转个行,结果把自己弄成了社会底层,以前开着青旅的时候看不出来,现在打脸的那叫一个赤裸裸啊!
于是下班路上跟老赵抱怨。
结果老赵说我境界低。我当然反驳啊,我还境界低,那能有几个高的。他说,你总是着眼于眼前的数字,看到的无非就是三五百的事,还跟我说起《大碗》里的经典对白。
葛优拿出四块石头,把第一块放第一个台阶上说,“你能看这么远”。把第二块石头放在第二个台阶上说“我能看这么远”。拿起第三块石头,放在第三个台阶上说“泰勒能看这么远”。拿起第四块石头,扔了出去说“佛能看这么远!”知道吗?这就是境界。
关之琳:“我也送你一句话,去死吧你!”
老赵当然没有说最后关之琳这句,因为这是我想说的。
老赵还说,我觉得你现在这样挺好的,上班是一方面,平时还能写写东西,做做设计,你别忘了你当初是为了嘛,可不是为眼前这点儿钱。
这话一说,我略有醍醐灌顶之感。
这些时日,犹如一个小陀螺,只是在被动的抽打下不停的旋转,盲目中有些迷失,扪心自问意义何在,于是偏离初心,初心糜烂。
一晃毕业四年出头,那时候意气风发的想要在职场里一展身手,然而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就跟买家秀和卖家秀一样赤裸裸还有狗血淋头。
当年初入职场简直是被领导骂着一步步成长的。那时候,稍有不慎就是在办公室里面对众多同事破口大骂。作为设备采购经常要和供应商对接,开始的时候就像一篇文章里看到的那样:(节选如下)
有一天,她冒着被解聘的危险,找到老板理论。“老板,我有过迟到,早退或乱章违纪的现象吗?”。老板干脆地回答“没有”。
“那是公司对我有偏见吗?”老板先是一怔,继而说“当然没有。”
“为什么比我资历浅的人都可以得到重用,而我却一直在微不足道的岗位上?”
老板一时语塞,然后笑笑说:“你的事咱们等会再说,我手头上有个急事,要不你先帮我处理一下?”
“一家客户准备到公司来考察产品状况,你联系一下他们,问问何时过来。”老板说。
“这真是个重要的任务。”临出门前,她还不忘调侃一句。
我:
一刻钟后,她回到老板办公室。
“联系到了吗?”老板问。
“联系到了,他们说可能下周过来。”
“具体是下周几?”老板问。
“这个我没细问。”
“他们一行多少人。”
“啊!您没问我这个啊!”
“那他们是坐火车还是飞机?”
“这个您也没叫我问呀!”
老板不再说什么了,他打电话叫张怡过来。张怡比她晚到公司一年,现在已是一个部门的负责人了。
此情此景就是当年刚毕业时的我,现在好像没有增进多少,可是欲望却与日俱增,我时常可叹自己能耐就那么点,却老想着塔尖儿上的人和事,怎那么像《红楼梦》里的晴雯呢。
其实终究是大俗人一个,却偏偏不甘。
再说回做公众号来。当初想做这个,是想着有一个平台可以来随意写写,能逼着自己坚持码字,哪怕无人问津,也能博自己一乐。
可是很多时候,真正能耐得住寂寞很难。从一开始我在朋友圈里向小伙伴群发求关注这一举动就注定了,我有一天会因为粉丝量这个事情苦恼。
我不是文人,却有着一身儿的文人酸腐气息,又臭又硬,还又虚伪,比谁都在意这粉丝量、阅读量。
每次写完一篇推送之后,我就会隔一段时间看一下阅读量,如果那个数字变化不大,简直让我如坐针毡。
现在我陷入这样的一种状态,明明知道我所做的事情是慢工出细活,需要时间锤炼,可是浮躁的社会氛围,也让我迷失,于是我就会在两个极端不断游走,体内的两个小人经常打架,一个说“放弃吧,你写的东西没人看,你也不会成名当作家”,一个说“你要坚持,你做所的一切不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为了取悦自己”。
今天下午朋友圈里有位不是经常互动的朋友发给我一个消息,关于码字方面的一个活动。她说“可以看看,还不错,挺适合你的”。简短语言里我看得出,原来她在默默的关注着我所做的事情,知道我在为“逸小文”努力着。
今天,整整二十八岁了,一个还不算太老的年纪,不过看来真是只能大器晚成了。人们都说,那些不好的经历都会成为你的财富,然而这话只适合最后成功了的人。
否则,那些不好的经历就仅仅是经历而已。
不想为赋新词强说愁,会显得太矫情;也不想探讨我的境界究竟在哪个阶段,只想着如果能坚持就坚持,万一成功了,因为不想将来说“早知道当时我就怎样,也不至于现在怎样”诸如此类的话。
让我苦恼的两件事就停留在此刻吧,睡醒一觉,我又是一条好(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