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戍边军人的儿女情长
(2023.6.4.)
很多年前看过解放军报刊登一篇描写西藏军区部队官兵的长篇文章。后来去西藏军区听到过一些感人事例。还和国防大学西藏军区学员多次交谈过。有几件真人真事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张国华将军的女儿夭折在进藏途中。1950年初,他奉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命令,率领第18军进军西藏,进军这浩瀚的千古高原。出于坚定信念决心,他带着家人一并行动。才两、三岁的女儿艰难旅途患上高原病,在妈妈的怀抱里静静的停止了呼吸。
司令员拽着马尾巴栽倒了。1984年冬天,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张贵荣率队踏勘边防道路。积雪过深步履艰难,只好拽着马尾巴前进。连日劳累突然心脏病发作,面部痛苦地栽倒在雪地,没有来得及任何现场抢救。他这样职务等级的高官后来的地位多么耀眼,花天酒地的多了。据说他的儿子子承父业让人敬重。
孤独的退休老军人。这是西藏军区某领导对我讲的。一位在西藏服役几十年的老干部,退休后下山到成都安置。但是身体已经不能适应低海拔地区的富氧环境了,像人们初上高原一样难受。没办法,只好回到拉萨,长期孤身一人居住在某院落的两间平房里。家人和他本人不时的短暂团聚,或上山或下山,互相探望。今生可能只能如此。
把我也扔过河去吧。一位去边防哨所探亲的军嫂,在快要抵达目的地时,高原丰水期提前了。一条仅有十几米宽的时令河波涛汹涌,整个夏季都是这样了。无论如何过不去,只能回返。她把带来的家乡食品一点一点扔过河去。一屁股坐在河滩上嚎啕大哭“把我也扔过河去吧”。近在咫尺夫妻却不能相拥,军人丈夫站立在河对岸,无声无语泪花滢滢。
隔着云层的呼唤。一位军嫂下决心要去边防哨所,陪着丈夫度过大雪封山的半年时间。可是冬天临近,上山太困难太危险。军区首长知道后,特令直升机送她上山。天气骤变暴风雪来了,低垂云层无法降落。仅仅几十米高度却一片灰蒙,丈夫在地面高喊“看见了吗?我在挥动着你给我的那条红围巾呢”。无线对讲机通话,却只有声音不见真容,飞机只能返航。几天后她无比惆怅的踏上归途。
撕扯自己头发的女军医。她是高原兵站的白衣天使,回内地老家生孩子产假期满。她只能狠心断奶,将孩子托付给父母,回到岗位。那时没有私人长途电话,没有电脑网络,没有手机微信。夜夜捧着孩子的照片,当妈妈的心哪。不能哭出声音,发狠的紧紧抓住自己头发。想孩子想得那个揪心,难以忍受的煎熬。
把她葬在哨所旁边。还有一位军嫂,丈夫在西藏军区最边远最艰苦的哨所任职。她在去探亲的漫漫途中,不幸患上急性脑水肿肺水肿,这是最凶险绝命的高原病。她没能再见到她的他,临终前她嘱托,就将她葬在哨所旁,等他退役时再带着她一起回老家。她要一直守着他。
他的遗体在树杈上挂了一冬天。不同于藏北高原的荒凉,藏南地区受用印度洋浩荡水汽,沟谷河汊枝繁叶茂。夏天雨量充沛,冬天冰天雪地。滴水成冰隆冬季节,一名战士巡逻途中跌落深深沟壑,没有救援可能。来年春天找到他,树杈刺穿心脏。遵照他曾经的话,葬在附近山上。家族每年一名代表来看望,迎接烈士家属祭奠活动成为哨所每年工作计划一项重要内容。
还有很多很多。庄重的向他(她)们致敬!一想到和平时期也有那么多人在牺牲。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