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突然脑梗,进九江某三甲医院ICU。
因为是河南新农合医保,需办理异地就医备案。
之前略有了解,直接搜“异地就医备案”微信小程序,线上办理。
第一关:人脸识别
由于之前没有绑定他本人身份,需要他本人扫脸认证。但他人在ICU,又不许探视。最后趁他出做CT时,我远程视频指导终于完成身份认证。
家有老人,若有在异地就医的可能,最好提前绑定本人身份。但我有个疑问,如果特殊危急情况下,不便于本人扫脸认证,难道家属就办不成了吗?
第二关:手抖填错就医地
终于通过人脸认证,剩下的信息填报、申请就医备案等不需要他本人的操作,由我登录他微信代办。关键时候,不小心填错了就医地,本来应该是九江市,点成了萍乡市,而且无法返回修改。
这个申请单,无法修改,也无法撤销,也无法重新申请,只能等待审核结果。
于是打参保地河南周口医保电话让他们手动关闭申请单从而能重新填报,当时非工作日,无人接听。只能等第二天上班后再打。
第三关:打电话,打无数次电话
周一,8点多,打周口市医保电话,无人接听。一直打,一直无人接听。
打12345反馈,回答是9点以后上班。
等到9点,打周口市医保电话,无人接听。一直打,一直无人接听。
打12345反馈,让直接打县级医保电话,并给出号码。
打县级医保电话,无人接听。一直打,一直无人接听。
打12345反馈,给提供了一个号码,名称是“医保督办电话”。
打“医保督办电话”,通了,过了一会儿,又打县级医保电话,终于接通了。
第四关:所谓的“急诊证明”
也幸好填错了,才知道直接网上异地申请就医备案,我们这种临时备案,报销比例减少20%,而急诊情况只减少5%-10%。
对方帮忙撤销网上申请,让我们提供急诊证明,然后去当地医保中心办理。
跟九江这边医院联系,说需要急诊证明,对方并没有一个叫“急诊证明”的东西,只提供了《疾病证明书》,上面清楚记载了“因脑梗死病情危重急诊绿色通道住院、在ICU”,加盖医院公章。
扫描给县城亲友帮忙彩色打印,交到县城医保中心。
第一趟,未遂——她不认这个东西,因为上面没有急诊科的印章。
跟九江这边医院联系,说需要急诊科盖章,对方回复急诊科没有章。
跟县医保打电话,说明没有章,并且解释《疾病证明书》上记载急诊情况,是足以证明“急诊事实”的——并没有用,医保工作人员一门心思只认“急诊章”。
情况陷入死胡同,一方没有章,另一方只要章。
本身电话沟通不方便,时而还打不通,再加上不通人情、没有理解能力的工作人员,着实让父亲还在ICU的我们上火。
我问:哪条章程规定必须要急诊科的章,医院的公章都不行?
对方:你关注县医保公众号,上面有。
我严重怀疑她自己都不知道有没有这条“死板”的规定。
公众号上无从查找,我倒是对着后台疯狂输出一波投诉。
第五关:急诊病历、急诊科的章
几番拉扯,医保工作人员又提到“急诊病历”也行。
你早说啊!
去找医生开急诊病历,抬头是“门诊病历”,科室为“急诊科”,然后又去加盖医院公章。
扫描彩色打印送去,第二趟。
还是不行,说还要急诊科的章,而且病历抬头并非“急诊病历”。
我他妈的,是真SB啊!
我去医院急诊科,去急诊科找前台,跟他们确认“急诊”的定义,前台让我找专业医生。
医生说:我们医院没有“急诊病历”,只有统一的“门诊病历”,底下分科室,科室为“急诊科”,就是急诊病历。
医生是正常人,我说麻烦拨通一下医保电话,您跟他们解释一下。
医生说可以,但是对方不一定信。
医生、医保对话过后,医生说实在不行,开一个《急诊证明》,不盖医务处的章,盖上医院的公章。
至少在医生这里,感觉不再迷茫,行动也有方向。
只好这样,就当我走出急诊办公楼时,被后面医生叫住了——他们的护士,从杂物堆找到了几个月前废弃的“急诊科的章”。
众里寻他千百度。
咔咔盖上,我笑了——这tmd,就是“急诊科的章”——简简单单一个红色外框,里面赫然写着“急诊”二字,没有任何其他标识。
你早说是这样的,我自己都p一个,何必这么折腾。
第六关:交上了
第三趟,再扫描彩印,递交,那拉扯N个来回的工作人员,终于看到了写得清清楚楚“急诊入院”“急诊科病历”的材料上,
盖上了所谓的“急诊科的章”——即“急诊”二字。
她还一脸得意,说“这不还是有章的嘛”。
让一个小时后,在九江这边医院刷社保卡,确认“急诊转诊”办理通过。
无需再在网上申请异地就医备案。
总结:
1.急诊与非急诊,异地就医备案报销比例相差20%左右;
2.临时急诊异地就医,可通过参保地递交申请,无需网上备案;
3.出院之前办理好,即可享受医保报销;
4.查资料知,就算没来得及办理,出院后仍然可以手工报销(听起来就很麻烦)
5.作为知识青年,办理所谓“急诊证明”之遭遇,如此波折困难,可想而知那些不大识字的老年人......简直求告无门——首先,他们压根就打不通电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