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2023年下半年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已考完,就是大家常说的“软考”,我直接报考的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简称“高项”(越过中项)。学习这门课程最困难的莫过于记住项目管理中十大知识领域的输入、输出,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与技术了。大家总是深陷在记了忘、记了又忘的无限恶性循环中,最后不得已放弃了。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我分别通过“自我摸索”、“不断怀疑”、“持续放弃”、“踩在别人的肩膀上”、“形成自己风格”。不敢说把输入、输出、ITTO(大词版)全部记下,也记了90%,而且基本很少错误,拿不准的地方。
二、整体思路
我喜欢运用软件工程里“迭代、增量和混合”的思想,先从大框、逐步细化。就像一个泥捏小人的制作过程,先用铁丝造型(先按顺序竖着背,每个过程取一个字),再逐步细化每个身体主要部位(先输出后输入),最后是鼻子眼睛和细节部位(工具和技术)。
优点:分层记忆,不容易混淆,一次记忆,后续稍加回顾就可以记的很牢;
缺点:不是模块化记忆,每次梳理的时候需要从头,才有线索,会花费更多的精力(根据不同的房间号、进入不同的房间);
技能点:需要你对数字敏感,有一定的联想能力,需要记住他们对应的位置,首次建模会有点辛苦(同时也有一点搞笑)。
三、自我摸索
这个表怎么样,花点时间能记的下来吧!我个人的经验如下,大概花了2天(一次一半):
1、五个过程组(一横):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
线索:Plan、Do、Check、Action(有点像PDCA戴明环不是吗?)
2、十个知识域(一竖):整、范、进、成、质、资、沟、风、采、干
线索:整范进,橙子汁,JQKA(好嘛,范进橙汁在打牌?)
我要”整范进“,给他喝”橙子汁“,拿”勾圈凯尖“四张扑克牌飞镖他(这里用了一点谐音梗、儿化音、扑克牌:侍从Jack--勾、王后Queen--圈、国王King--凯、 1 Ace--尖,读快了不像嘛?)
3、归纳分层(需要点亮数字敏感技能点):乘法口诀1、8得7;2、3得6;顺口溜4是4、10是4;5、7、9最乖good dog
(1)1、8得7:整合、风险都是7个小的子过程
(2)
:范围、进度、资源都是6个
(3)4是4,10是4:成本、干系人都是4个
(4)5、7、9最乖孙:质量、沟通、采购只有3个,而且都是标准的规划、管理、控制,项目管理的思想就是先规划、按计划执行、再体现控制纠偏,周而复始,始终如一
4、理解记忆:泥人的大框都搞定了,具体每个部位终究还是来了,延续上面。
(1)1、8得7:
①整合(7在几个过程组分布很均匀):定章程、结束项目/阶段,一头一尾,整合管理就像个大管家、垃圾桶,什么都做、什么都管,后面所有的过程实际是整合的儿子们;编计划,”谋定而后动、先论证后决策、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10个过程哪有不先规划的?还剩下4个:指导、知识(执行过程组)、监控、实施变更控制(监控过程组)。
项目整合管理的目标包括(2023/11/5这套卷案例分析考了这一题):①资源分配;②平衡竞争性需求;③研究各种备选方法;④裁剪过程以实现项目目标;⑤管理各个项目管理知识领域之间的依赖关系。
⑧风险(7=5+1+1):编计划、识别风险、定性、定量、编应对计划,这不就是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吗?识别风险被我誉为我的右眼;实施应对、监督风险,这里不是控制风险注意一下,10个里面3个督:你说7嘟8嘟10嘟,尊嘟假嘟?
(2)
:
②范围(6=4+2):规收定创、确认和控制,没啥滑头的,大家都是这么记的,熟读;
③进度(6=5+1):规定排估制(规定排骨子,进度看起来很好吃,流口水)、控制;
⑥资源(6=2+3+1):规划、估算(规划过程组);获取、建设、管理(执行监控组);控制。
(3)4是4,10是4:
④成本(4=3+1):规估制(鬼谷子原来是搞钱的)、控制;
⑩干系人(4均匀分布):除了多了个识别干系人(启动过程组),没有神秘的,识别干系人被我誉为我的左眼,为什么?因为在这个图里,识别干系人在前、识别风险在后。
(4)5、7、9最乖3:
⑤质量:没有注意的;
⑦沟通:你说7嘟8嘟10嘟,尊嘟假嘟?这不就来了;
⑨采购:实施采购,稍微留意。
这种方式觉得如何?如果适合你的话,可以继续看下一篇。
2023/12/15更新:三门平均48分(51、45、47),已通过😀,本次通过率一如既往不高,群内207人,报名数未知,仅收集到11个爆图分数:
未通过(平均42):
1、50、42、33,平均42
2、54、58、39,平均50
3、45、42、46,平均44
4、40、46、45,平均44
5、41、29、36,平均35
6、51、42、30,平均41
通过(平均50):
1、46、48、47,平均47
2、59、51、47,平均52
3、45、45、45,平均45
4、52、61、55,平均56
5、51、45、47,平均48
合计平均线:45.8。小结:平时模拟练习、做往年习题选择可以轻松到55~60分左右,案例一般50分,上考场是平时状态90%,案例分析就狂写,分值是12就写12条,写错不扣分,维度多总会有采分点。
另外高项论文的3个技巧:
1、每一段讲具体的故事:Who(人物事件)、What(背景问题)、How(解决)、工具、结果。
2、什么甜蜜的叫具体:丰富故事细节,加入数字、英文单词、人名(李高级工程师),丰富视觉效果。
3、采用新技术:云计算、大数据、AI、大模型、K8S、CICD、GPU、Python、自然语言处理、Spark大数据系统、hive、hbase、transformer算法、jenkins、ansible、pipeline、git等。
4、充分响应子题目:围绕着子题目,好好读题目,我考的23年下半年卷子子题目让写:获取资源和管理控制资源中实物资源与人力资源的不同,我就在【获取、管理、控制】资源模块,反复响应回答这个问题,生怕披卷老师看不到,导致我最后一段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收尾,实在没法再进行润色和升华了(时间不够了)。
2024/1/5更新:我报名的机构下半年报名人数473,参考人数 178,考试通过92左右。按照报名人数通过率不足20%,但是剔除直接弃考份子,按照实际参考人数通过率52%,还包含了今年机考4场考试试题差异大,1/2中间2场考试人员运气不佳,否则通过率还能高一些。
另外由于考试报名费门槛较低,考一次PMP的报名费高于软考30次,弃考的原因:没准备好的、有事冲突、场地较远、往年疫情原因等等。。。另外下半年大家普遍较忙,上半年一般情况会更好一些。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感想咯,完结基本不再更新此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