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那会,新书一发下来,抱着历史书就放不下了,一口气到底,特别中国历史。即有身为中国人的自豪,又好奇过去的中国到底怎样一番情景。读到最后,恨不得将书从窗户丢出去。何也?明明一番太平盛世,怎么到1840年开始,就掉进了深渊。
外国侵略者的魔鬼面孔,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生活在这个年代的人是多么的悲惨啊。特别是那个李鸿章,想忘掉都难,臭名昭著的《辛丑条约》就是他签的字。现在想来,历史上的寥寥数语太过极端,实在容易误导后人。须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了解1840年后,中国落后到如此地步,就需要广泛阅读,特别是主宰了近半个世纪清政府的李鸿章。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当时可分为三大矛盾,西方政府与清政府的矛盾,中国人民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清政府与民众的矛盾。他们分别催生了鸦片等一系列战争,中国人视洋如虎的变异心态,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回族叛乱等。
太平天国运动是李鸿章发迹的起因之一。洪秀全所创立的拜上帝教为何能形成一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农民运动?究其原因,西方轰开清政府海关,大开国门,早期时也不过在沿海地区泛滥,侵略者的触手还没触及到内地,内地人民对洋人并不抵触(沿海就不一样,洪秀全在广州传教就失败),但是鸦片却已经开始泛滥成灾。清政府腐败无能,今天勒索明天敲诈,天灾人祸横行,人们不得不结社自保。
恰好洪秀全的拜上帝教的宗旨“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人人不守私,物物归上主”,真是说得好听动人心,对目不识丁的农民来说,这不正是自古以来所盼望的天堂啊,不仅要支持,还要携家带口,砸锅卖铁投向天国的怀抱。
太平天国的最大败笔,驱逐儒术。这完全就是洪秀全个人主义的怨天尤人,将关系个人前途命运的科举失败归罪于孔教,考不上那一定不是我的原因,是你的罪过,我要发泄心中的怨恨,打砸烧儒家经典与孔庙。结果呢?将所有读书的有识之士全部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比如湘军曾国藩,淮军李鸿章,楚军左宗棠,楚勇江忠源。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是读书人,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
曾国藩甚至在《讨粤匪檄》大声疾呼“举数千年中国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虽然为了师出有名,确也是历史事实。同样是升官发财光耀门楣,为什么不找一个好一点的东家,偏偏要去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呢?从领导层里就可看出对读书人的冷淡态度。
人生就是这么奇怪,洪秀全从广西十万大山找到了自己的路,形成了不可阻挡的大“势”,那么李鸿章的道又在哪里呢?回归肖仁福老师的《李鸿章》,李鸿章24岁就高中成了两榜进士,可谓少年得意,一日看尽长安花。可惜岁月如流水,转眼将近而立,人却在京师蹉跎,他没有曾国藩的好运能够十年七迁,做到了二品大员,混到现在不过一个六品顶戴,跟万里封侯相去太远。为了不走父亲的老路,李鸿章决心去南方寻找自己的机会,是时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投笔从戎,建功立业。
南下是李鸿章整个人生的转折点,待在京城只有老死于奏折和勾心斗角之间。书中一再提及,翰林变绿林,不过是好事者的嫉妒之心作祟。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当时太平天国轰轰烈烈,战报一波接一波的传到北京,举世震惊,又几个甘风险,自告奋勇去前锋剿匪的?
从咸丰皇帝的调兵遣将也可以侧面看出,满族八旗兵将的腐朽无能,对汉族官员的防备。曾国藩能做到二品大员,除了本身的正直和才能,还离不开满清贵族的提拔,如赛尚阿、肃顺。这里便要提到除三大矛盾之外,还有满汉矛盾。
满汉矛盾有多严重呢?各自为政,山头林立,毫无大局观念。李鸿章在未成立淮军之前,先后在吕贤基、周天爵、李嘉端、福济为将。吕贤基孤军恪守舒城,最终殉国。周天爵之兵力最终为他人做嫁衣,兵权交在了袁甲三手里。庐州保卫战,李嘉端为了保住头顶乌纱,谎报军情,致使江忠源深陷包围,投水自尽。
同样的,在收复庐州之后,福济刀兵入库,马放南山,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认为只要守成就行,再率军进攻,成功了是也不过锦上添花,失败了确是人头落地或者官位不保,结果致使向荣的江北江南大营先后被攻破。人心的复杂,实在难以尽言。
李鸿章一番折腾,花了四年时间终于从七品获封三品顶戴,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到底是押对了宝,要是在京师,怎会有如此收获。不到下一刻,你永远不知道门后面隐藏着吃人老虎还是香饽饽。在获得三品顶戴后,李鸿章开始犯难了,到底是直接补缺福建延津道,还是继续和太平军作战获得战功。这就是眼前利益与长远规划,不仅考验才能,同样也考验一个人的耐心。
说到底,还是人的懒惰心作祟,四品福建延津道乃实职,手中有权正好一番作为。另一边,战场不是过家家,得拿命去博取,稍不小心就是车毁人亡。再者继续和太平军作战,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在福济手中为将,可惜主帅意志消沉,格局太小,终究难成大气,二是投入老师曾国藩门下,辅佐湘军,以待合适的时机崛起,这个合适的时机到底在什么时候,不太确定,也许一年两年,也许五年八年的,天知道。
李鸿章如何选择呢?犹豫再三,想起了曾经赶考途中所作之诗《丈夫只手把吴钩》,“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笑指卢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又想起几年前南下,不就是为了干一番大事业嘛,一发狠就投了曾国藩,放弃了安逸生活,实权职位。说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太难。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李鸿章的高绝眼光,他非常明白什么叫“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太平军四处攻击,想为人民老老实实做点实事,只有等剿灭乱军才能执行,不然今天开荒之田,明天就被乱军烧掉,不是白忙活一场。何况尝到了军功晋升的甜头,怎么会说放弃就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