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第三, 共26章,689个字。如果不是特别严格地辨别,本篇都是讲礼的。在那时候的古人看来,治国理政分为六个层次境界,从高到低依次为道、德、仁、义、礼、法。他们认为,最好的是以道治国,这是尧舜禹汤等古代圣人才能达到的理想,而时至春秋,社会动荡,礼崩乐坏,所以孔子才提出以礼治国。因为他觉得沦落道人人心怀恶念,图谋不轨,再不得不依法治国就太悲催啦。
孔子倡导温良恭俭让,并身体力行。但面对恶行恶性,他还是会怒不可遏。论语中写到孔子大发雷霆一共有三次,一次是他看到弟子宰我大白天睡觉,怒斥朽木不可雕。另一次是弟子冉有作为季氏家臣助纣为虐,聚敛财富并依附他。孔子气愤地说,他不是我的徒弟,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声讨他!第三次就出现在本篇开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认为季氏超越了国礼,是属于忍,忍心,是人心太硬,太残忍啦。同时,他也对季氏三家在家祭上使用国乐提出抨击:“‘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开篇表明孔子对越礼之为的强烈不满。
接着,孔子借弟子林放之问指出礼的本质:“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强调礼以内心的尊敬为本。没有内心的感动,徒有外在的礼制形式是不足取的。正像另一则所讲祭祖如祖在,祭神如神在如在,祭神如神在。没有自身的真切体验,不如不祭。在擅长文学的子夏提问关于诗经诗句如何理解时,孔子又进一步强调礼之本在于内在美,素面朝天是美丽的,不饰雕琢是美丽的。
孔子认为,礼的重点在于敬苍天和君主:“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事君尽礼”
孔子认为,礼需要传承:“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孔子认为,礼需要学习:“入太庙,每事问”,“是礼也。”
孔子认为,礼不强求统一:“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孔子认为,礼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弟子子贡想把祭祀的活羊去掉,遭到孔子的明确反对。“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孔子认为,礼允许“竞争”,但更重要的是“竞和”,通过竞争增进团结和友谊。“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认为,礼可以通过音乐来教化。而且必须追求尽善尽美。
孔子认为,礼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不必纠结过去。“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所以,克己复礼的孔子得到当时有识之士的赞誉,说夫子真乃千古之木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