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也好,买卖也罢,古往今来的交易,简单概括就是倒卖,低价买进来,高价卖出去,交易就算完成。
我呢比较懒,太费力气的活,我可不愿干,所以我干的全是倒手的买卖,说白了,我买进来然后叫别人替我卖出去,我只赚差价,而且我给自己留的利润不多,这也算是让利于人,调动卖货人的积极性。大学期间我们班级不到三百人,我先发动舍友替我卖货,当时家里亲戚开了一家针织厂,拿货特别便宜,3.5……7.5元一件的拿货价,我当时看好打底裤市场,索性弄了300条开卖,主要的顾客就是学生,学生群体比较集中,消费能力不高,买东西喜欢便宜,我每条赚2快钱,至于我的合作伙伴具体每条卖多少钱全凭自己,我不干预。其他宿舍见我们卖了钱,也纷纷加入进来,所以我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业务也发现到了外校,我只管去厂里拿货,卖货则交给他们,大学期间我该吃吃,该玩玩,赚钱也没停,虽然事业不大,但也蛮有成就感。现在想想这也算是代理分销模式。
高中时候,离家远,三周回次家,每次包里装的最多的就是衣服,家那边服装厂多,衣服样子多,价格还便宜,好多同学都要我帮她们带衣服,每件要5快的差价,衣服卖的很火。放到现在这是买手代购模式。
初中的时候,喜欢看书,也一直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买了好多正版的中外名著,还有好多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可是问题来了,正版书贵,而且看完一遍很难再去翻第二遍,好多书被束之高阁,后来自己想着也是浪费,后来让爸爸打了一个木头书架,把我的书陈列好对外出租,赚来的租金可以购入新书,可以减轻经济上的压力,还交了好多爱书的伙伴。书籍出租之前,用来买书花了不少银子,感觉着知识的坑洞好像也填不满,付出的银子要一直花下去。当时的农村对孩子的阅读并不重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把钱花在图书上,当时好多人喜欢阅读,租书很好的满足了这类需求,书是正版图书,价格不便宜,买好多超出承受能力,而租书不同,只需要一定押金,看完返还,一天一本书收2毛的租赁费,特别合适,也满足了阅读的需求。现在看就是付费,租赁,和资源共享的完美结合。
不管时代怎样变迁,现在依然能倒手就赚钱,赚差价,找资源,欢迎你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