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8的纪录片《苏东坡》,一口气看到了第四集,片尾一出,就迫不及待关掉视频,写下观看时的一些感悟。
小红书上有这样一种论调,看纪录片,能让人格局变大,我当时的理解,无非是多一些知识,多一些见闻,不能行万里路,不及读万卷书,看看纪录片,也能扩展自己的视野,得到一些启迪。
之前看纪录片,大多是美食类,因为历史太沉重,文学太浩瀚,还是美食来得实在。选择《苏东坡》,是因为曾经读过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虽然评价很高,但我读完并不认同,因为它以尊重历史、重现文化著称,但对王安石和王安石派的表述充斥贬低辱骂之词,有失客观。当然,我自己底蕴不足,读古文吃力,也没有很好地理解这本书的价值。所以看到有关苏东坡的纪录片,就想试着看看。
看了第一集,就知道豆瓣的高分毋庸置疑,小小纪录片,囊括古今中外,不但用朴实而深刻的旁白提炼东坡的人生精华,还通过国内外学者的解说,把东坡的辉煌、坎坷展现的淋漓尽致。
鉴于大家对东坡的人生较为熟悉,纪录片虽然以东坡的人生轨迹为线索,但短短六集,能通过四字标题概括他饱满的人生,很有高度。除了高度,还有细节。第四集中有一段东坡和黄庭坚的对话。黄庭坚说东坡的字像石头压扁的蛤蟆,胖乎乎的,东坡说黄庭坚的字像树上挂蛇,如果那一竖没写好,就成了一条死蛇。
我之前没有听过这段趣事,听来觉得选择的十分巧妙,苏轼一代文豪,幽默善辩,这段对话恰恰让人看到了东坡风趣的一面。余光中说若要旅行,李白、杜甫都不是良伴,李白缺少责任心,杜甫太过悲观,只有苏轼充满对生活的热爱,适合作伴。与黄庭坚的对话恰恰让人看到了他这一品质。
东坡是高不可攀的文豪大家,也是可躬身临土的亲切农人。他喜爱竹子,也善于观察,米芾曾经问他为什么一笔画竹,而不逐笔绘出竹节,苏轼说,竹子难道是一节一节长的吗?我们都太了解苏东坡对美食的造诣,知道他对质朴生活的探索和热爱,但关于竹子,关于“胸有成竹”,更能让他“生活家”的形象生动一些。
苏轼是豪放派鼻祖,却不能说是豪放派词人,因为他的词也有婉约和抒情的风格,且成就也很高。纪录片里展示的苏词,我孤陋寡闻,只听过那么几首,看完第四集,有了买苏东坡词集的冲动,很惊奇一个纪录片,让不爱背诗词的我有这样的转变。
看第四集时,还有一些别的想法。宋代文人雅集,让我想起了读研时在哈尔滨认识的一位同学,毕业前去她在绥化的家中拜访,对她摆在书房的桌子印象深刻,上面铺着练习书法的纸,吸水速干那种,她说家里谁来了兴致,都可以提笔写几下。毕业后从她朋友圈知道,她又去了北京深造。前几天她在朋友圈呼朋唤友到绥化家中小聚,那段文字很吸引我。大意是,愿意聊天的一起天南海北侃侃而谈,不愿聊天的静坐窗前品茗静听。这样的聚会,很多人都会喜欢吧。
去绥化参加聚会是不可能了,但未来某一天,总要和她找机会见个面,我不算性格外向的人,生活圈小到只有自己的家人,但我渴望和她见一面,听她讲讲这些年的深造之路,聊一聊她对生活的看法。
看完第四集,我萌生了重拾书法国画的想法,那是儿时的爱好,因为上学的缘故,并没有坚持下来,也没什么成就,工作结婚生子,生活稳定后,觉得没什么用,也不再想学习了。不过漫漫人生,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忽视自己蠢蠢欲动的念头。人生虽短,但不应被定义在任何年龄,对于感兴趣的事情,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迫不及待写下《苏东坡》纪录片1-4集观后的想法,明天继续剩下的两集,原来纪录片这么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