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但是在我看来,如果你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其实本质上来看,你并没有真正掌握它。
太多时候我们只是懂这个道理而已,懂和做到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有些人跨过了距离,学到并运用到生活中,有些人,以为自己懂了,就是真的懂了,结果到最后,什么都不明白。
老师说,我们要活在未来,还要清楚是活在多远的未来,答案是:看情况。根据事情的不同,我们可以调整,有些事情需要短期的预测,有些事情需要长期主义。
如果是长期主义的事情,我们就要锻炼自己的耐心,理性地活在更“长期”的未来。
“活在未来”是我们的主动选择,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想清楚具体要活在多远的未来。
不要短期期望过高,长期期望过低。
当我们开始阅读一本书时,就会想,读完这本书我肯定会有质的变化,带着满心的期待,读完发现自己几乎没有变化,这个时候就会产生怀疑。
有两种人,第一种,虽然有怀疑,可还是坚持继续阅读,通过时间的积累,有了变化。第二种,短期内没有看到明显的变化,就直接放弃了,连怀疑的心态都没有。
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我们总是希望,所做的事情能马上给我们反馈,如果没有,就容易放弃。我一样有过怀疑的时候,是不是你不适合,是不是你的方法不对,总是想的比做的还要多,结果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去成长。
老师说,我们这辈子最大的投资,就是自己,不要着急短期的收益,去关注长期的回报率。比如:不要买很多书,而是把已经买到的书一本一本认真读完,这样做更有效率。
我们都要做长期主义者,不要只关注短期效益,而是通过元认知能力活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