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书本的第六章《我们不会被骗第二次》。
以前在学生中间流行有一句话:“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是的,以前的小学生有单元考,有月考,有期中考,有统考,有期末考,掐指一算,这些大大小小的考试耗费了大量的师资,物质,时间,精力。现在,“双减”落地,教育大改革,举国上下谈考试色变,因此,考试也离学生越来越远。
考试的利弊
1.好处
精确、公平、合理的测验能帮助家长、老师,以及学生了解“已经精通”和“需要加强”的地方分别是哪些。拥有精确的数据对于教学与被教双方都很受用。老师和家长可以齐心协力,对症下药,补缺补漏,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进步。
2.弊端
过多的考试,会导致孩子们对分数越来越冷漠。有的老师和孩子们因为要参加测验而疲惫不堪。有的家庭因为孩子考试不佳,不再“母慈子孝”,而是鸡飞狗跳,对孩子和父母都是一种心灵的打击。
有的学校的教学“为测验而测验”,分数并不精准,也根本不在乎孩子们的表现。
如何学习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就值得好好做。
1.考前准备
尽管书中的雷夫老师不会花费大量时间准备特定测验,但是他们班的孩子在测验中有很好的表现。因为他让学生学会有效的读书方法。
怎么读书比读多少更重要。要达到有效的读书目的,就必须“模拟考场情况”。
在测试前一天放学前,雷夫老师会花时间和孩子讨论当天晚上他们应该怎么准备考试,以及以什么样的态度做准备。他们的对话如下:
我觉得他们的对话非常棒,首先提醒孩子们重视明天的事情。其次,引导孩子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训练,并告诉他们,老师一定会提供帮助。最后,提醒孩子们要早睡,精神好,才能考得好。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孩子们提出来的,他们读书是为了自己,他们做好了准备,而且心情放松,在考场上也会有出色的表现。
2.应试技巧
在选择题方面,雷夫老师会出一道题,下面出示ABCD四个字母,让孩子去精心设计选项,他们就会跟专家一样,预测别人可能会出现哪些错误。这是一种很特别的题目。孩子们喜欢扮演“侦探”,“找出”以及“回避”潜在陷阱的过程让他们乐在其中。
这种方法很值得借鉴。
在订正答案方面,除了解释选择C选项的理由,还要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不选其他选项。这个方法,我也在使用,这个过程让孩子明白,他们不能只知道答案,而应该多多运用批判性思维,为自己说出的答案提供合理的解释。
如何处理结果
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讨论考试结果来帮助孩子,让孩子明白“行动”和“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
雷夫老师是一位非常有爱心的老师,当孩子考得不好的时候,说明孩子还不了解这个技巧,他很愿意再帮助这个孩子,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分数的陷阱。
父母和老师必须牢记在心“绝对不可拿某个学生的测验分数跟另一个学生相比,一定要用学生自己过去的表现来衡量他现在的进步。”
“双减”大幅压减考试的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
我有一个疑问,孩子们期末考后也放假了,考试后也不能及时补缺补漏。期末组织一次考试的意义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