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书,假设自己写,该怎么安排布局——列出主干,依次开枝。穷尽个人回忆之后,翻开书,将遗忘内容往已画出的枝干上填补。此举的益处在于便于内化。具体如下:
一、What——什么是深度工作
1、无干扰
2、长时间(连续)
3、认知能力接近极限
4、创造价值&提升技能
5、成果难以复制
五个维度,前两个为状态的描述说明,后三个为结果导向的深层定义。
二、Why——为什么要深度工作(意义与价值)
1、稀有
1)外部可视环境(开放办公/即时通讯/信息表达碎片化):破坏无干扰,打断连续
2)内在连接(度量黑洞/最小阻力/表面忙碌/互联网膜拜):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目标,辨明付出劳动的真正价值
2、价值
1)于社会——定义中的后两条已经说明
2)于个人
①物质回报
②精神享受(科学研究与个人感受的两边合证)
A神经学:杏仁核(情绪中心)→专注(聚焦),注意力与幸福感密切相关
“…都能在深度工作中感受到引力和重力。…如果你在这种状态下度过足够长时间,你的大脑就会认为你的世界是具有丰富意义和重要性的。”
B心理学:心流→深度沉浸(内驱力,试错/交流,突破舒适区)
“工作其实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因为工作类似于心流活动,有其内在目标、反馈规则和挑战,所有这些都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到工作中,专注其中,全身心投入到工作里。”
“人类在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
“深度工作是一种非常适合产生心流状态的活动…心流能产生愉悦…”
C哲学:神圣感/意义/世间少有
“…在事业中拥抱深度工作,通过深度工作培养个人技能,可以使知识工作从令人心烦意乱、心力交瘁的责任变成一件令人满意的事情——开启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在那里万物闪耀。”
三、How——如何深度工作(方法落地化:补充心理能量,最小化意志力消耗)
1、内化/习惯化工作方式(四种工作哲学)
1)禁欲式:接近“闭关”的说法,指长时间不与外界联系
2)双峰式:指某段时间内阶段性地闭关和复出(最短时间超过一天)
3)节奏式:在一天中将深度工作的时段和方式等固化
4)新闻记者式:依时间和状态随时开始~
2、补充心理能量(激发初心/与自然联结/与他人联结)
1)不破不立:要有大手笔(大投入,大改变,有利于抽丝剥茧,厘清重点)
2)有劳有逸:主动深度休息(提升洞察力/恢复注意力/明确工作终点)
3)中心辐射状工作模式:在中枢区交流想法,在独立区深度工作
3、总体方法论——执行力层面
1)Focus→Target:目标牵引——清晰明确
2)Index→Time:指数评价——深度投入时间
3)Record→Progress:记录过程——对比投入与产出,预估与实际的差异
4)Feedback→Schedule:总结/反馈/修正
4、以“深度工作”的内涵来解读
1)增强觉知——清理内在干扰,专注力训练
①关于无聊:觉知→接纳→无所住——观察就好,不用其它行为来逃避或掩饰,意识到有分心即轻轻呼唤注意力回来~②关于时间:预估→觉知→对比,提高对时间的预估准确度,上限压榨法倒逼效率
③关于冥想:主题式引导,牵引注意力
④关于分心与原地打转:“大脑会有反复研究简单的初步成果的倾向”,这一点我经常陷入,洋洋自得式的自我欣赏,需要有意识地觉察然后疏导避免
⑤关于架构:思考结构化,落地清晰化,有框架有节点
⑥注意力训练游戏
2)拒绝外界干扰
①去粗取精,帕累托法则,抓住重点②觉知网络的不必要性,屏蔽其中一部分
③觉知社交媒体的不必要性,屏蔽其中一部分
3)摒弃肤浅——试探认知力极限
①目标/计划牵引:内在驱动+外在要求②预估工作深度
③固定日程生产力:设定结束工作时间点,以任务逼仄,提高效率
④设定心理底线:尊重自己,尊重时间,学会温和而坚定地拒绝⑤沟通有效化:清晰、确定、少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