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为政篇》第十章,先恭诵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 人焉廋哉 !”】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有三个步骤,首先看他做了什么,其次观他做事的动机,最后审察他完事以后的追求,经过这样由外而内的全面观察,那么这个人还能隐藏什么呢!这个人还能隐藏什么呢!”让我们思考一下:圣人为什么要教我们观察人?观察人很重要吗?不观察难道不可以吗?发现人才、使用人才、知人善任,是为政的重要内涵,如果用人不当,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错用马谡为先锋,结果马谡刚愎自用,被曹军大败,失守街亭,导致北伐失利;而战国时期,赵王错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导致长平之战失败,四十多万赵军被歼。其实不要说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家庭如果遇人不淑,受骗上当,也会遭遇财产和感情的严重损失。老话说:“不识字有饭吃,不识人没饭吃。”生活在五伦关系中,如果连人的好坏都分辨不清楚,那一定是寸步难行。但真正认识一个人不容易,若无圣人教导,我们根本不会看人,看到的只是一个人的外表而已,他的内心怎么样完全不知道,就连同在一个屋檐下、朝夕相处的家人,都不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更不要说其他的人了。所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本章,圣人告诉我们如何走进他人的内心,真正懂一个人,这有完整的次第步骤。
第一步,视其所以。《论语集注》曰:“以,为也。为善者为君子,为恶者为小人。”视,用眼睛看,从行为上判断一个人。这一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能做到,因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眼看到了才放心。譬如谈恋爱第一步相面,先看对方的长相,如果第一关通不过,后面就没有下文。但眼睛不是X光,只能看到外表,看不到内心,所以眼见的不一定真实。
第二步,观其所由。《论语集注》曰:“观,比视为详矣。事虽为善,而意之所从来者有未善焉,则亦不得为君子矣。”观,比视更进一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动机上判断一个人。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同样做善事,动机却千差万别:有真心,有违心;有主动,有被动;有志愿,有有偿;有不求回报,有沽名钓誉,所以观察一个人,除了看他做事,进一步观察他做事的动机。
第三步,察其所安。《论语集注》曰:“察,则又加详矣。安,所乐也。所由虽善,而心之所乐者不在于是,则亦伪耳,岂能久而不变哉?”察,比观更高,能从动静语默中发现一个人的生命归向,从志趣上判断一个人。安,心所安处,也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生命方向,他以什么为乐。
譬如一个喜爱学习的人,捧起经典就特别亲切、快乐,他可以食无肉,但不可以居无书;帮助他人,对一般人来说是负担,但对乐于行善之人来说,不仅不麻烦,反而感到快乐,助人为乐。在光明的河流中,溅起的每一朵浪花都是光明的,同样,爱读书、爱行善的人,他的读书、行善就是从他的生命续流中自然迸发的浪花,每一颗石子扔下去,都是这样的结果。反之,如果是一个不爱学习的人,他在百无聊赖时偶尔也会看书,但有其他事情可做时,书本就丢到脑后;而一个不乐行善之人,在环境的影响下也会有善举,但换了环境就没有行善的动力。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生命归趣的土壤,才能孕育出真实的动机;反之,不是生命归趣的土壤,生出来的动机,虚伪而不能长久。所以,真正认识一个人,一定要具足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视见行为,观见动机,察见生命归趣,组合起来才是对一个人从行为到思想的完整认识。
如果只是看到他外在的行为,没有触及他的内心,那就谈不上了解。很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就这样,所以盯着孩子做作业,孩子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身体坐在桌子前,心早已飞到外面去了,这有什么效果呢?
从认识的角度来看,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是一个必然的次第,是对观察对象由外而内、层层深入的一个认识过程,没有第一步就没有第二步,没有第二步就没有第三步。
反过来,从能动的角度看,一个人因为有生命归趣的追求,才策发做事的动机,最后才行之于身口的行为,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操作程序,动力的源头在内心。
所以,人与人的相处,其实是心与心的碰撞,如果没有触及到内心、触及到动力的源头,那岂不是在跟一个人形机器人互动?你愿意生活在一群不知心的陌生人中间吗?对一个不知底细的下属,老板一般不会重用,如果实在没办法暂时给他很大的职权,那老板多半晚上睡不好觉。
反思一下,我们的观察与圣人的要求差得很远,常常把人的身心分开、把行为与内心割裂,看人只看外在行为,视其所以,所以我们不了解别人。
今天即使听到了圣人的教诲,我们也未必能改过来,因为我们内心还有错误的邪宗。
一是我们相信感受,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眼睛对外,眼前发生的一切,谁在做好事、谁在做坏事,清清楚楚地映入眼帘,所以我们习惯而且深信自己的眼睛。譬如亲眼看到了某人做好事,无论别人再怎么说某人如何如何不好,我们多半不会相信,“我明明亲眼看到的”。所以只要是自己亲身经历,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是非常笃信的,执著己见,还会给人贴上标签,俨然真理的化身。
二是我们懒动脑子,不善于揣摩人心。动机藏在内心,观其所由,就要走到别人的内心,这是一个大学问,没有用心的经验无法体会。通常我们的毛病是怕麻烦,因为了解一个人,要揣摩他的心思,这多费劲,大多数人怕麻烦,望而却步,宁愿做事,不愿动脑筋。尤其是面对别人不欢迎的脸色,我们的心会缩回去,即使跟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不爱听父母的,所以父母通常都是热脸碰冷屁股,有时鼓足勇气靠近孩子,但一看到冷若冰霜的表情和态度,一盆冷水浇下来,心都凉透了,不想去管他。
三是我们智慧乏少,人生的高度不够。了解他人的生命归趣,是大智慧,非小聪明能及,需要丰富的人生积累,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超越人生看人生。如同站在高山顶上,才能看到辽阔壮丽的风景一样,人生也是站得高,望得远,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人生格局,又怎么能懂得别人、理解别人、乃至引导帮助别人。
上一章,夫子跟颜回“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从外相看,颜回有点愚笨,但夫子“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就是用的视、观、察三个步骤,最后得出结论“回也不愚”。还有,颜回生活拮据,“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但夫子知道颜回内心快乐无比,“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说明只有圣人才真正懂得弟子。
所以,圣人告诉我们的观察方法,是要通过亲近有道的师长学习,改变我们凡夫的习气,把自己变成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才行,这就是为政的内涵。相信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五官感觉,这是典型的凡夫;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代人着想,用仁心去观待别人,这是一个有学之人;如果是离开了凡夫的识,用智慧来识人,那就是在为政了。这个揣摩别人的本事,真正的下手处和实践的地方却是在自己身上——反求诸己。蕅益大师说:“己之‘所以、所由、所安’,千停百当,则人之‘所以、所由、所安’,不难视、观、察矣。故君子但求诸己,如磨镜然。”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内心的动机、生命的归趣,都看清楚了,并且弄正确了,那么看人家就容易了,知己才能知彼。譬如说,我们希望别人能热情和真心的对待我,那么我先要以热情、真诚的态度来对待他人,付出才有收获,有舍才有得;只有体会到了自己待人的动机有真有假,才有可能理解别人做事的动机;当我们对自己的生命志向有了深刻的体悟,才能看得懂别人的生命方向。所以一个君子,真正该忙的,不是别的,就是把自己的观察工具弄好,只要心如明镜,无论什么人到你面前,就能还他一个本来面目。所以,对任何一个人的认知,无论对人对己,方向一定是向内观察,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当我们沿着圣人教诲,由表及里,追根溯源,一步一步打开尘封的包装,我们会不断看到里面透出的光亮,最终乃至能看到里面最真最美最璀璨的精华——人人本具的良知良能。
思考题:
1、观人必须经过哪三个步骤?三者之间关系如何?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有三个步骤,首先看他做了什么,其次观他做事的动机,最后审察他完事以后的追求,经过这样由外而内的全面观察,那么这个人还能隐藏什么呢!这个人还能隐藏什么呢!”
从认识的角度来看,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是一个必然的次第,是对观察对象由外而内、层层深入的一个认识过程,没有第一步就没有第二步,没有第二步就没有第三步。
反过来,从能动的角度看,一个人因为有生命归趣的追求,才策发做事的动机,最后才行之于身口的行为,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操作程序,动力的源头在内心。
所以,人与人的相处,其实是心与心的碰撞,如果没有触及到内心、触及到动力的源头,那岂不是在跟一个人形机器人互动?你愿意生活在一群不知心的陌生人中间吗?对一个不知底细的下属,老板一般不会重用,如果实在没办法暂时给他很大的职权,那老板多半晚上睡不好觉。
2、对照自己观人,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如何改善?
对照观察自己,自己往往会像老师所说的只是自己的感官去看对方做了什么、听对方说了什么,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自己的标准判断和评判一个人,很多时候会冤枉对方,认为对方是错的。
需要改善的地方是,不执着于对方说了什么,也不执着于对方做了什么,更不执着于自己看了什么、听了什么,或者感觉到了什么,而是把注意力焦点放在对方身上,去观察对方如何说、如何做,去用心觉察对方言语行为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如此动机是为了什么,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不了解甚至错解对方,不利于双方建立和谐友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