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莫嗔堂堂主
“怼”这个字,我一看到就不舒服,大概是唤起了心里的某种抵触之感吧。多数人应该也与我差不多,被怼之后,轻则心情不好,重则暴怒回击。
那天我就被我两岁半的女儿给怼了。但是我心里没不舒服,反倒有点儿开心。
那天孩子姥姥在包饺子,小孩子想要玩儿一块儿面,于是姥姥给了她一小块儿。为了满足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就不考虑浪费粮食这个说法了。她玩儿了一会儿包饺子游戏后,又想要一块儿。我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宝宝还要一块儿面。”
“宝宝,爸爸告诉你,你有这块儿了,就不能再要了,”我循循善诱,“再要会浪费粮食哦。”
“难道我就不能要一块儿新的么?”
如果平时被人这样怼,我早就火冒三丈了。可是听孩子这样说,我倒是有点儿蒙了:她这是哪里学来的呢?日常生活中没人会这样说呀。
之后我跟孩子一起读绘本《我的梦幻被子》,一下子了解了事情的真相。绘本的主人公说了一句“难道我就不能有一个新的被子么?”原来她是在这个地方会的的。
绘本共读,孩子在得到陪伴的同时,也得到了欢乐,是一个关乎成长的好办法。
我平常是这样读绘本的。
1,远离手机与电子产品,全身心投入在绘本共读上
现在很多事情都比读书有意思,比如说刷小视频或者看直播。小视频能以“杀人不见血的”的方式消磨我们的时光,因为它们“有毒”,一刷就完全停不下来,一个接着一个。
基于小视频有这样的“魔力”,我们在与孩子绘本共读的时候,需要把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放在另外一个地方。与孩子的时光,就应该是这样纯粹的,只有这种纯粹,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我回到家,孩子很喜欢跟我一起玩儿,包括读绘本。因为我会专心地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与女儿在一起是一种放松的状态,我不是在陪孩子,我俩是互相陪伴。
2,读绘本时,声情并茂,外加自己的表演
有了孩子之后最大的一个好处是,家里人都变得多才多艺起来,比如姥姥学会了唱儿歌,姥爷学会了表演魔术。
读绘本,我们不能像读课文一样平淡,更多时候,我们不仅要有感情地读,有时还要加上表演。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进入到绘本的角色里,然后用比较夸张的语气或者表情,把小朋友也带入到绘本情境当中。这样读出来的绘本才够吸引人。
有的时候,我还会把绘本或者童谣给唱出来。结果这个小姑娘现在读绘本或童谣时,也不“好好”读了,而是唱。唱就唱呗,反正还挺好听。
绘本本身图文并茂,如果再加上我们声情并茂的讲法,就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了。我试过平淡地读我的书给孩子听,结果不到两分钟她就跑了。
那天我们一起看关于刷牙的绘本,看到了一个人治牙的图片。女儿问我那是什么,我告诉她这个人在看牙。我趁机说,因为他不好好刷牙,所以牙齿就会被小牙虫钻出好多洞洞,牙医就会拿着小电钻,给她钻牙。我夸张地学着电钻的声音,接着说,爸爸小时候就是因为没有好好刷牙,结果被医生钻了好多洞,还拔掉了好几颗了呢。我边说边表演出痛苦的表情。孩子听完便说要刷牙。于是我给她刷了牙,全程都很配合。
3,孩子喜欢哪本就读哪本,喜欢哪个部分就读哪个部分,由她自己挑选,我们不干涉
我们给女儿做了一个小书架,专门用来放她的绘本。书架旁边是一个小凳子,她自己想看书,可以自己到小书架上拿,然后与大人一起读。每个时期,她都有特别喜欢的系列。有时候某个章节,她也会让我们反复讲。
我们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从来不过多干涉。反正无论是哪个,孩子喜欢,我们也跟着喜欢。尽管有一些她看了不下几十遍,我们还是跟第一遍读一样,从来没有感觉无聊。
对于大人来说,读绘本也是有好处的。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可以读读孩子的绘本,因为比较治愈。看着绘本里一个一个拟人化的角色,看着它们有些可笑幼稚的行为,我们会觉得自己内心的那个三岁小孩子也跟着开心起来。
当我们放下手机,当我们像孩子一样陪着孩子,我们便可以与孩子共同成长了。绘本共读,不仅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还能使亲子关系更融洽。这些好处,是在绘本共读时自然而然发生的。
绘本共读的好处太多了,让我们马上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共读环境,开始共读吧!
(尊重原创,欢迎转载,请简信联系本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