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里头还是要有「人」才耐看。师父的话,「让天更像天,让人更像人」,尤其第二句,可谓刻骨铭心。
上帝让人赤裸裸来到人世间,之所以没让人带现金,那是因为相信人有智慧。可是很遗憾,很多人因此深感匮乏,“男人不自信,女人不安全”,男人感慨自己有家难回,无家可归。女人哀叹自己遇人不淑,一无所有。
昨天慢跑10公里,在昆明湖边的大理石立柱上再见龙的九个儿子,干脆停下来一个一个琢磨: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赑屃。狴犴。负屃。螭吻。在人类图基因密码体系里面,龙这九个儿子全换了名字,叫“九大能量中心”。一位不停玩手串的年轻父亲,带着女儿在这处“九龙广场”骑自行车。他会不会跟孩子讲讲这九条龙的来历呢?他自己都未必知道,讲个屁。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一切只不过是传说,石头以及迷信。我最近还碰到一位开了10年丰田车的女士,直接问我“人类图”是不是迷信。
我以前老爱讲一句话,“人牵着不走,鬼拉着狂奔”,专门用来形容这些身心分裂,已经被严重物化的人。他们的世界里面只有肉眼可见的实惠,他们已经不再对生命好奇。
最近跟一个朋友去了某处公墓,晚上去的,开车去,古木参天,空气凉爽。死人住的地方,比活人还舒服!车停靠路边,没有酒,没有咖啡,没有“月落乌啼”以及各种暧昧,我们无比虔诚,认认真真地,计划着下半生。
据《论语公冶长》篇记载:子路约了颜回去看望老师。老师看这二位“骚年”状态不错,就开始引导,“盍各言尔志?”说来听听,这辈子想干点儿什么大事?子路快人快语,“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重点是对脾气,“与朋友共”,若有幸碰到志同道合的达人,车给他开,马给他骑,风衣给他穿,即便借了点儿银子暂时还不了,没关系,无所谓。颜回谨慎,讲话诚恳,“愿无伐善,无施劳。”不乱吹牛逼。不误人子弟。不指指戳戳。不麻烦别人。孔子一边认真听,一边微笑点头,没有评判。子路性子急,忍不住问,“师父!您呢?”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尽可能在此人世间,铸就一种精神,练成一种榜样,活成一种象征。
少年时读孔子,好多话读不懂,但是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山东男人了不起,内心有星辰大海。然后畅想他高大威猛,一米八五,身边有崇拜他的好看的女生。重点是最后一条,好看的女生。孔子很少聊女生,除了一句“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就再也没有。就凭这一条,他跟他的时代,关系怎么会好?长大以后慢慢得到印证:孔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三好学生”。乱世之子,赤地立新,空地盖房子,有没有本事?有。但是执念深深,曲高和寡,很可怜,也很孤独。不管内心多尊贵,只能妥协,只好苟且。因为他获得不了女性的祝福。东方人内心那种矛盾,孔子算一个“纠结”代表:一面自我安慰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懂算球。爱听不听。一面又忍不住感慨,“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怎么身边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啊,我是不是老了?我是不是也不过如此?我也有。并不总是叱咤风云,艳阳高照,有时候也允许自己寒江独钓,意冷心灰。
中国男人的心理创伤,即便不提集体意识和家族业力,就只是从他的原生家庭开始,就只是在他娘的手头,就已经是一幅“严重被祸害,很难再完整”的身心拼图。即便贵为天子:秦始皇始终不愿承认吕不韦就是他的生父。朱元璋非得御笔朱批,将朱熹请进族谱……古有菩萨璎珞,帝王华盖,今有象牙血钻,别墅豪车……心里头还是黑漆漆一大个深渊,仅靠“光宗耀祖,出人头地”,根本打不通那种淤堵。
我之前有慢跑的习惯。我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才慢慢干掉各种逞能,装逼以及表演。没错,中国男人就是那么渴望被理解,被承认,被看见。即便只是穿一身衣,吃一顿饭,读一本书,爱一个人……他们也很难进入生活(生命)的真谛,而是更擅长证明,攀比,博弈,撕逼,横尸于别人的眼光里。我自家的体会,佛陀所提醒“众生”必须留意的「分别/妄想/执着」,中国人就从他的原生家庭开始,具体就从他娘那张嘴,那种眼神,那一回一回的抱怨,一声一声的叹息……开始。士农工商,老少男女,没有例外。所以我经常劝勉身边的学生:永远不要自怨自艾。永远不要自暴自弃。在最源头处,我们都是同样的尊贵。
我一个女学生卖鱼。有一回,两大袋,接近50斤,大中午,她咬咬牙就准备自己拎去车上。我试探性问她,需要帮忙吗?她说,不用不用,我拎得动。我就跟她说,有时候别人选择帮助你,并不是你真的需要帮助。而是希望你可以提供一次机会,他也可以因此成长或是转化自己。古代僧人出来化缘,不是要饭,而是给众生一个布施或种福田的机会。普通人干掉自己身上的悭吝习气和“吃独食”的习惯,很难很难。所以很多人学东西,学越多,越像个孤儿,不懂得“因缘和合”的道理,不懂得敞开怀抱跟身边人以及这个时代合作。还动不动号称励精图治,自强不息。你哪里知道什么叫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哦?你那是胸口碎大石式的“作死”,你那是身心破碎,债务累累,自给自足以及逞能。我通常会把这种人,叫做“刀刃上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