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这次竞选没有成功我突然有所反思:
1.我们常常走着走着就被路边的东西迷失了双眼,以至于忘记最初的目的:
想想看,我一开始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演讲能力,那么顺序应该是学好CC手册和CL手册,然后把演讲一个一个按自己的节奏做过去,结果半路有人告诉我可以做官员,于是我又跑去做官员,放弃手册不看,直接扎进具体演讲内容和官员事物,以至于对全局缺乏了解,以至于忘自己自己是来学演讲和沟通的,即使要提高领导技能也应该有一个顺序,先做好CC,然后再做CL。
2.任何社会公义的事情一定是由有真正实力的人去带领,来不得半点虚假:
我原以为有一定的朋友支持就能做官员,其实不是的,任何涉及到能力自由竞争的行业,只要是干净、积极的组织都应该是透明化地去操作,我觉得头马这点做的很好,所以对任何想要自己做的很好的领域,要想领导别人,要想得到认可都必须自己拿出切实的实力出来,虚的是玩不转的。
3.我现在的状态,只不过代表过去的积累,现在的存量而已,并非代表几年后的我还是现在的状态和水准。
我现在英语沟通存在障碍,词汇量不行,语法不行,沟通能力不行,可是这一切都只是代表我现在这一刻的状态,我现在的状态只不过过去很多年没有学习成长造就的今日现状,并非说我就是这样差了,不是的,这只是一个暂时的状态,人是一个变化的个体,从发展的角度看,几年后的我完全有能力造就一个全新出色的自己。
4.我常常做任何事情缺乏全局观,一开始就扎进去一个很细分的点,而忘了应该先全局把控,然后再细分深入任何一个新事物。
学习任何新事物,都应该从全局上快速入门,比如看几本好的入门书籍,好的入门视频、报一个私教等等。然后再去动手实践,这样是学习一个东西的捷径。
5.我常常给一个领域内新生的自己,一开始出品就要求自己有这个领域内专家的水准。
我常常在进入一个新领域内,就像做出身边牛人的成绩,这是一种异想天开的想法,它本身就违背事物发展的常规。因为长期来看,一个人对一个技能的掌握一定是从生到熟,从结巴无数次重复之后才能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所以从练习的场次来看,也决定了我不可能一开始就做的很完美,我需要的只不过是执行力,然后尽量用好的方法论,加速这个重复熟悉一个东西的过程而已,除此以外,别无选择。
6.做一个事情你应该做充足的准备,准备到120%,除非这个事情压根你就不想得到成就,凡事你已经在做的就应该做完完全全的准备,否则还是别干吧,毕竟你打心里就没打算重视它。
所以也体现了选择的智慧,我们生命中你要什么?你有什么?你能放弃什么?你一定要想清楚,你一定不能同一时间段面面俱到,你唯有专一专注才能做得更好。贪多必失,少即是多。
所以下次你准备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问问自己:“这是件事情,你真的想要做吗?”如果答案是yes,那么你就专注投入他100%,把他做到你能做到的极致。千万别半桶水,投入一半的精力,却企图收获100%,这种想法一定要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