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生活中大道至简。
大家对中医有误解,阴阳五行气滞血瘀,和现实生活有差距。
中医是研究世界的学科,文化的一部分。
中医的道理就是生活的道理
举例:1饮水机,接冷水和热水的先后
2西瓜少吃,寒凉/饮伤肺,先经过肺,再伤脾胃,从上往下走。
中医就是这么简单。
易经有一个卦象--火水未济,水火既济,冷的在上,热的在下。
中医可以指导生活,帮助大家有更好的生活质量。哪怕只是帮大家改生活习惯,凉水改到热水也是很有意义。
经方—看字义—就是经典的方剂。
我们平时说的经方是狭义的--伤寒论《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
明朝朱棣组织编纂《永乐大典》,3.7亿字,图书七八千字。
东汉时期,伤寒论流传中散落了,前一半《伤寒杂病论》,后一半《金匮要略》
实际是224个方剂,两本书重复用方42个,实际伤寒论记载了296个方子
90/195种,复方3种,192种,两本书重复用药76种。
生姜,大枣,,大葱,猪皮,羊肉,阿胶,麦芽糖,大米,麦芽,伤寒论中都是药。
大米,113个方子,有7个用到大米
不管药材还是食物,都有偏性。举例
人生病也是偏,中医用药的偏性纠正人的偏性。
用药的方式和配伍
母乳,孩子没出生之前是脐带吸收营养,出生以后就是吃母乳
生理性黄疸,小孩全身和眼睛都发黄。胆汁不能正常排到肠道,而是进到血液里。
西医用茵栀黄颗粒,照蓝光
中医是让妈妈吃药,给孩子喂奶,吃的药是伤寒论里的茵陈蒿汤,栀子和大(dai)黄。
日本做实验,利胆的作用不能改变胆汁的正常成分,只是一时提高胆汁的量。
茵陈蒿汤不仅明显增加胆汁的分泌还增加胆汁里的固体成分和胆红素,增加正常胆汁的分泌量。
茵陈本身对胆的作用微乎其微,大黄也很少,栀子和肝胆没有任何关系。
严格按照伤寒论要求的比例3:2:1,利胆效果,配伍合理就有惊人的治病效果,单纯一味药没有这个作用。
比方说治疗失眠,单独用酸枣仁就不怎么好。
如果做成酸枣仁汤治睡眠就好
举例,1. 姚明打球,还是GOOD TEAM PLAYER
2. 烘焙手册做甜点,搭配做好,甜点做的才好吃
中药里有两味药,经方里配伍,黄芩3两黄连1两等,不同的比例。
3:1清厥阴经的热,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
1:1 清大肠经的热,葛根芩连汤
2:1清心经的热,黄连阿胶汤
作用不一样,背后使用的环境也不一样。了解了这个规律,就能把这个组合发挥到极致。
113个方子,就能做出千变万化,治疗所有的问题。
花茶都是化裁于某一个方子,化裁也不是随便用的,也是遵循这个规律。
睡美人,茯苓,柠檬草,枸杞叶,玫瑰,茉莉,白茶,化裁自酸枣仁汤。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仁一类的东西藏在最里面,最外面是果皮,果肉,果核,最里面才是果仁。
中医就是这样类象产生的。
睡眠不好,两个原因,心脏濡养的不好,心神不稳。十一到一点胆经,一到三点是肝经当令,肝胆经络不通畅,入睡困难,或者这个时间醒来。
酸枣仁和茯苓安神,柠檬草枸杞叶玫瑰茉莉等帮助揉肝,白茶清热,达到助眠的作用,还可以顾及到现在人津液水平低,虚热重的现象。
颜如玉是红茶,百合,迷迭香,桃仁,藏红花,取自伤寒杂病论里的《桂枝茯苓丸》。桃仁藏红花破瘀,红茶暖胃健脾,百合,迷迭香让茶更好喝,功能更强。
举例,黄河下游容易发洪灾,黄河泛滥河道收紧,水流变细,可以冲走泥沙。桂枝和白芍
一来一回,加大气血运行速度。茯苓帮助利水,桃仁丹皮帮助清热祛瘀。
轻如燕,外台茯苓饮,金匮要略里外台秘要,长白山的人身,新会陈皮,桂花丁香,普洱,健脾养胃的功效。
伤寒论的人参不是党参,党参不是人参五加科的。就应该是用人参。
人参是凉药,能把飘在外的气血收回到身体里面。
阳气要脱,用人参,患者变好。
暖小主,取自伤寒论里的温经汤,男女都可以用,不是说仅对月经,实际是暖小肠。小肠暖了,身体的能量水平上升了,靠近小肠的子宫就暖了。小肠暖了,小腹也就暖了,月经就好了。男性肚子大,肚子凉,男科的问题都可以喝。
悦小主,普洱,柠檬,杏仁,肉桂,橘红,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肺寒比较重,津液水平比较低。不适合使用小青龙汤这种发汗剂。五味子降逆,甘姜温肺,半夏祛痰降逆等等。其中杏仁,有润的作用,可以润肺,粘稠度较高,滋润度更好。肺寒,干燥,除湿就是降温。
悦,竖心旁,兑正西,兑卦,身体代表肺,兑心肺好,这就是悦小主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