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斯贝尔斯
朋友们,大家准备好了吗?今天,让我们一同踏上一场惊心动魄的穿越之旅,我们即将坐上“穿越号”时光列车穿越回那遥远而神秘的时代,去探寻原始社会与奴隶社会教育的天壤之别,揭开历史深处隐藏的教育痕迹。
由于农业和蓄牧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大改进,工具也进行了改良,出现了更多的剩余产品,私有制的产生了,财富分配不均匀,部落之间因为领土发生战争,战争俘虏被变为奴隶,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而拥有财富和权力的人成为奴隶主,普通劳动者则处于被剥削地位,由此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人类也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
这种社会形态的重大转变是从古代东方率先开始的,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幼儿的教育也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我就带着大家坐着历史号快车回顾一下当时的幼儿教育经历了哪些改变?
转变一:奴隶社会教育的目的发生了转变。
从原始社会为了培养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技能,转变为奴隶社会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培养统治阶层所需的人才,以维护阶级统治和社会秩序。
古埃及的“宫廷学校”,古代中国的“国学”,古代巴比伦的“泥板书舍”,古代印度的“古儒学校”,古罗马的“修辞”学校都是服务于王公贵族的子弟,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其特权地位。
转变二:奴隶社会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和专业化。
原始社会主要教授基本的生活技能和道德规范,奴隶社会还增加了文字、文学、天文、历法、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统治阶级对人才的多方面要求。
转变三:奴隶社会教育的对象有了明显的区分。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所有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阶级区分,大家都在共同劳动的时候接受教育,而在奴隶社会只有统治阶级的子弟能够接受更加系统和优质的教育,而普通民众的受教育机会受到限制,教育成为了阶级分化的一种手段。
转变四: 教育的方式也变得更加正规和制度化。
奴隶社会的教育方式比原始社会的教育方式更加的正规和制度化可以体现为:
①首先,奴隶社会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方面得到了完善。
在古中国原始社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老师,只有学校的萌芽状态的“明堂”“成均”“庠”等机构,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师,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有“序”“学”等教育机构,老师被称为“师、保、傅、夫子”等;
在古代希腊,斯巴达有“军事训练团”,斯巴达军事训练团的老师通常被称为“督导员”;
雅典有“文法学校”、“弦琴学校等”,在雅典的学校中,老师通常被称为“智者”或“教仆”;
在古代罗马,有“修辞学校”、“文法学校”等,教师被称为“教师、导师、师傅”。
②教育过程也更加的规范化。
在奴隶社会,一般入学是要经过选拔的,只有贵族子弟和满足特殊条件的人才能够进入学习,入学后,通常先进行基础知识和礼仪规范的学习,比如文字读写、宗教礼仪等。接着会根据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的规划,进行更深入的专业教育,比如军事、政治、哲学等。
③教育方法上更加的多样化。
主要有讲授法,由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机械的提示和灌输;背诵法,要求学生熟记经典著作和条文;个别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专门指导;还有实践教学,比如在军事教育中进行实际的操练。
④教育的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化。
原始社会的教育更多是基于口耳相传和简单的示范;奴隶社会由于文字的发展,书面教育的比重有所增加。
转变五: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上的变化。
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奴隶社会中,教育逐渐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成为少数人的特权。
转变六:在教育的评价标准方面。
原始社会没有明确的评价,更多是基于群体的认可和个体在实践中的表现;奴隶社会则可能会有一定的考核标准,来衡量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转变七:在教育效果方面
原始社会的教育效果难以衡量和记录;奴隶社会由于文字的运用,能够对教育成果进行一定的记录和总结。
转变八:在教育的规范性方面
原始社会的教育比较随意、不成体系;奴隶社会的教育逐渐形成一定的规范和制度。
总之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代表着历史的进步,基于人们对教育的深思而作出的改变,鞭策着我们不断的前进,越发重视对儿童的教育,少年强则国强。
朋友们,今天的穿越之旅正式结束,相信通过今天的旅程,大家已经了解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教育差异,更多精彩内容即将呈现,关注我,咱们下期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