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星期四,那天蜻蜓老师带领我们走读阊门下塘街久福里,来到了清康熙年间苏州造币的地方宝苏局的遗址。
遗址的门关着,有高高的围墙围着,里面显得很神秘。说来很惭愧作为苏州人,对苏州的历史了解很少,不知道苏州清朝时有铸币厂。
蜻蜓老师告诉我们,钱币一个模版浇铸六十四个硬币,所以叫“板板六十四”。宝苏局下班时,工人到厂门口,嘴巴里要念“板板六十四”(嘴巴里含不住铜钿了),并要脱衣服检查,防止夹带。
我知道,苏州人有一句流传颇广的俗语:"板板六十四",原来是出于这里。
此话形容一个人做事死板一成不变,不知变通或不会通融。后来,又引申为脸部表情严肃,整天不见笑脸。比如,有些人一到晚没有笑脸,背后有人就要说:"格个人碰着赤佬,勿晓得吃错啥格药,一日到夜板起面孔,板板六十四。"
蜻蜓老师还告诉我们, "板板六十四"原来的写法是"版版六十四",与古代铸造钱币有关。《杭州府志》记载:"盖鼓铸制钱,每版(板)六十四文,乃定例也,不能增减。"原来,从宋代开始,历代铸钱的钱范(浇铸铜钱使用的模具),就开成八排钱模,每两排之间为一道浇口,每排浇铸八枚铜钱,八排共浇铸六十四枚外圆内方的铜钱。广义上的吴方言区,也包括杭州。因为每版八八六十四枚铜钱的浇铸位置,固定在模板上不变。于是,这一特殊的的行业现象,逐渐流传到整个苏州地区,被人形象地引申为"做事死板无法通融"。
富有想象力的苏州人,还借题发挥一语双关,将"板板六十四"又连接下一句"碰碰(动不动)脱裤子"。形容一个女子生活作风不正经,常常有外遇,往往就讽刺该女子"板板六十四"(表面上一本正经)。其真正含义是隐藏的下一句:"碰碰脱裤子"。
但是,这句不雅的俗话原来并无贬义,同样与铸钱有关。清康熙七年(1668年),由江苏布政使佟彭年奉旨,在苏州古城阊门内下塘,建起一座官办的铸钱厂,名"宝苏局"。在生产第一线从事铸钱工作的,都是年轻力壮的男性。他们每天站在散发着高温的炉前铸钱,自然挥汗如雨。钱币出炉后,赶紧脱下长裤擦擦汗。于是,本来是男性因为工作需要而脱裤,却被不怀好意者转嫁到女性身上,成为专门针对女性生活作风的一句俗语。
如今,这句贬语已经式微。仅剩的"板板六十四",专指一个人(无论男女)做事死板不能通融。
走读宝苏局,让我领会到了“板板六十四”的真真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