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晚上10点,君突然给我打电话,问她的儿子小浩是否来了我家。小浩?那个才上二年级就已经获得奥赛银奖的男孩?这么晚,怎么可能来我家呢。我问君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君急促地说了句“小浩不见了”,就匆匆挂了电话。
君和我住一个小区,是朋友圈里出了名的操心妈。她在生孩子后,就果断辞掉工作,说要陪伴儿子成长。确实,只要有小浩的地方,旁边肯定能看到君,不管是在钢琴辅导班,还是在小区游乐场。
君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把小浩的时间管理得十分精细。君曾给我看过小浩的时间表,我觉得马云的也就不过如此罢了,每天给孩子读多长时间古诗,陪孩子看多长时间动画片,踢多长时间足球,甚至连洗澡去洗手间的时间都一一计算在内。
我曾好奇地问君,孩子还这么小,有必要把时间管理得如此紧凑吗,不必每时每刻都陪在孩子身边吧,也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一玩嘛。君立马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越小,父母的陪伴越重要。只有常常陪在孩子身边,让他有丰富的体验,孩子的智商才能发展得更快。
君的一片苦心是有回报的,小浩自从上了小学后,成绩一直很拔尖,刚上二年级,就得了奥赛奖。朋友们都很羡慕君有如此聪明的儿子。不过,我每次见到小浩时,感觉他的眼神没有同龄小伙伴那么明亮,似乎有一丝畏惧,又有一丝压抑。
这么晚了,小浩会去哪呢?搁下电话,我披了件衣服就出来了。记得以前小浩在小区游乐场玩得很开心,于是便去找了找,发现也没有。这孩子,会去哪呢?
路上碰到其他熟识的妈妈,都是出来帮着找小浩的。几乎小区里小浩常去的地方,我们都翻了个遍,还是没有孩子的踪影。突然,君打来电话,说在小区门口旁边的亭子里找到了小浩。
原来小浩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他担心君会不高兴,就把卷子藏在书包里。没想到,晚上还是被君发现了。小浩很害怕,就趁着君不注意,从家里跑了出来。但小区周围人生地不熟,小浩也不敢走远,就找了个亭子躲了起来。
幸好小浩找到了,大家都叹了口气,感叹孩子承担的压力如此之大。原来太多的陪伴,也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给孩子窒息的感觉。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之中影响孩子,当父母无缝陪伴时,让孩子在感受到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要报答父母的压力。当孩子无法做到父母期待中的好时,压力就崩溃了。
教育专家提倡陪伴育儿,是提倡父母给孩子更多关爱,但部分父母却误读为要无时无刻地陪伴在孩子身边。然而这样的无时无刻,会带来过犹不及。孩子除了感受到无微不至之外,也承受了无处不在的压力。
陪伴,重在质,而并非量。
2.
最近《我的前半生》热播,我也赶热潮看了两集。看了之后,只有一个感觉,里面的唐晶和我的前上司静怡实在太像了。唯一的区别是静怡有孩子,而唐晶未婚。
刚入司时,我以为静怡还是单身,因为她实在不像是一个有小孩的妈妈。其他妈妈从不加班,但静怡常常加班到10点;其他妈妈午饭时间谈的都是自己孩子长孩子短,而静怡每次聊的都是最新业内资讯。
直到有一次周六,静怡打电话给我,让我去公司帮她取一个文件,她明天出差需要带给客户。其实我是她的下属,本是我分内之事,静怡却十分抱歉地对我说,因为孩子踢足球腿摔伤了需要去医院,所以不得不麻烦我。
后来有一次和其他同事出差,同事告诉我,让我多向静怡学,工作家庭两不误,孩子在重点中学不仅成绩拔尖,还是校足球队的队长。同事说,她刚生孩子后,觉得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感到很愧疚,上班时总是恹恹的。
静怡找她聊天,得知事由之后,给她讲了自己的故事。静怡说,每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24小时陪伴在孩子身边,不错过孩子每一刻的成长。其实这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样不仅自己会累,孩子也会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有自己单独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只要确保在孩子身边的时间,每一秒都让孩子感受到爱意就好。如果我们带着愧疚,那么这种感觉也会传递给孩子,这样陪伴孩子的质量就会下降。所以我们不要带着愧疚感,幸福地陪伴孩子,相信孩子会快乐成长。
每一个父母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的不得已。因为要去远方城市工作,不得不把孩子交给在老家的父母;因为要去上班,所以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困难班。难道我们不想陪伴孩子吗?不,短暂的分离,只是为了更好的陪伴。既然陪伴的时间有限,就充分利用好时间,高质陪伴,远胜过那些虽在孩子旁边,手指却不停刷屏幕的低质陪伴。
3.
董明珠本是南京人,经历了三十岁丧夫之痛以后,把儿子交给母亲带,独自去深圳打拼。她曾对媒体说,有一次她已经和儿子告别了,但忘了东西在家,于是回头取东西,却发现刚刚坚强告别的儿子趴在被子里哭。
对于董明珠来说,那些无法弥补的缺席,是心里永远的痛。但当时生活的境遇逼不得已,只有把这个家撑起来,才能给儿子更好的成长环境。不善其身,如何顾他人。
董明珠说,“虽然孩子没有围着你转,撒娇,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我觉得他没有什么遗憾,这更多的培养了孩子的独立。”
孩子,从开始迈出第一步,就在向世界宣布他的独立。即使爱子心切,也不要分分秒秒贴在孩子旁边,应该放手让孩子有自己的空间,有自己对人生的定夺,而不是完全活在父母定制的框架中。
父母,从孩子诞生那一刻起,就肩负重任,对孩子,也是对整个家庭。虽然我们想更多陪伴孩子,但有时并不被生活允许。即使这样也不要有愧疚感,因为爱孩子的心,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只要高质陪伴孩子,一样会有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